地名:鰲峙塘社區 | 隸屬:東城街道 |
區劃代碼:441900003008 | 代碼前6位:441900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粵S |
聯系電話:0769-22258335 | 郵政編碼:523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轄區面積:約2.1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56人 |
人口密度:約493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東城街道鰲峙塘基西路1號 |
基本介紹:
社區只有一條自然村,面積約2.14平方公里,戶數265戶,戶籍人口1056人,外來人口約4000人。 2017年全社區累計修建混凝土道路總長約7公里,寬6至21米、柏油路1.2公里,寬18米;公園4個,占地合共8660平方米;工業區內設有農貿市場一個,面積800平方米;商場一個、籃球場2個、休閑廣場2個共約4000平方米;社區建有文體中心一座,建筑面積約500平方米,內設電子閱覽室、圖書室、健身房等8個功能室。 工業區現有企業60多家,其中個體企業30家,民營企業9家,外資企業16家,投資5年以上的企業占60%。 鰲峙塘歷史悠久,人杰地靈,人才輩出。先后出現徐兆魁、徐景唐、盧仲夫等功勛顯
榮譽排行:
2019年9月,鰲峙塘社區上榜2018年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單位名單。
鰲峙塘社區聯系電話:0769-22258335
文化旅游:
徐氏宗祠在東莞市東城街道鰲峙塘村,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該祠長42米,寬22米,青磚構筑,整個建筑物保存完好。現仍有徐氏宗祠木匾一塊,是巡按廣東監察御史李時華題。其第一進屋脊則以石
東莞海潮庵位于廣東省東莞市東城區鰲峙塘四村內,面臨東江南支流,與石碣鎮隔江相望,一條堤岸公路如飄帶般橫亙在它的前面,連接一千米外的石碣大橋。南距深圳78公里,北至廣州62公里。廣深鐵路的石龍
修鰲峙塘圍堤記碑位于東莞市東城街道鰲峙塘社區東路口,年代為1948年。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4年9月,被公布為第十批東莞市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從亭外緣各向外延伸2米。面
歷史沿革:
唐末宋初立村;1949年,屬第五區榴花鄉;1952年,屬第四區峽口鄉;1953年,屬第二區峽口鄉;1957年,屬石龍大鄉;1958年,屬附城公社峽口隊;1977年,從峽口大隊分出,成立鰲峙塘大隊;1984年,改稱鰲峙塘鄉;1987年,改稱鰲峙塘管理區;1998年,改稱鰲峙塘村委會;2005年,村改居,命名為鰲峙塘社區居委會,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鰲峙塘社區附近有徐氏宗祠、東莞海潮庵、修鰲峙塘圍堤記碑、海戰博物館、東莞可園、華陽湖濕地公園等旅游景點,有莞香、麻涌香蕉、東莞荔枝、莞草、東莞千角燈、石龍麥芽糖等特產,有東莞木魚歌、東莞咸水歌、廟會(茶園游會)、東莞龍舟制作技藝、東莞賽龍舟、東莞麒麟舞等民俗文化。
盧仲夫(1919——1940),又名盧步云,東莞東城峽口鰲峙塘人。原姓徐,因家貧,小時賣到東坑石狗前村給人當兒子。1930年考入東莞中學。九一八事變后,在粵軍陳濟棠部隊當文書。1933年初離開國民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