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銀北村 | 隸屬:溪南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4216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聯系電話:0754-85322016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辦公地址:溪南鎮銀北村大隊埕7號 |
地名由來:
“銀北村”指此地原為一南北走向大沙隴,元至正年間,福建詔安陳恪齋帶其子在蘇灣都創居,長子陳潭沙分衍于大沙隴之上,形成數個自然村,統稱大沙頭,又稱銀砂鄉。1953年析銀砂為銀北、銀南二鄉,因地處銀砂鄉北段。
基本介紹:
銀北村簡介
銀北村是溪南鎮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鄉村,全村現有耕地面積4300畝,現在總人口8751人,總戶數2071戶,黨員總數308人,分為13個分黨支部,行政劃分12個村民小組,村兩委成員共13人。近年來,該村黨總支心系群眾,勤政為民,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帶領村民發展經濟,弘揚文明新風,努力建設文明村。全村去年雙層經濟收入2.53億元,人平均收入4375元。村黨總支及村委會先后被評為區先進黨支部和市、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銀北村黨總支一班人從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入手,切實加強黨總支部自身建設,有效提高“兩委”干部的整體素質,成為搞好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核心堡壘
銀北村聯系電話:0754-85322016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銀北村上榜。
歷史沿革:
元至正年間,福建詔安陳恪齋帶其子在蘇灣都創居。
前屬海陽縣蘇灣都。
明成化十三年(1477)屬饒平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蘇灣都。
1921年撤都設區,稱銀砂鄉,屬東隴區。
1936年屬第二區。
1946年撤區并鄉,銀砂、埭頭、西埭頭、三岱美、梅浦合稱銀砂鄉。
1949年屬蘇北區。
1951年屬溪南區。
1953年析銀砂為銀北、銀南二鄉,稱銀北鄉,屬溪南區。
1957年屬溪南鄉。
1958年成立澄海縣人
周邊相關:
銀北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
陳漢英(1903—1950)又名陳萬年,別號“白仁識”,澄海縣溪南鎮銀北村人。民國17年(1928)春,他隨陳騰雄部隊被國民革命軍師長張瑞貴收編為該師補充團,任少校營長,曾帶兵“圍剿”普寧大南山游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