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澄海區 | 隸屬:汕頭市 |
區劃代碼:440515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粵D |
長途區號:754 | 郵政編碼:515000 |
轄區面積:約38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87.4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27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3個街道、8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鳳翔街道 | 14.8萬人 | 34km2 | 自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澄海置縣至今,鳳翔區域歷來為縣治所在地。1994年澄海撤縣設市后,為理順管理體制,經廣東省民政廳批準,撤銷澄城鎮建制…[詳細] |
廣益街道 | 10.22萬人 | 16.79km2 | 廣益街道位于澄海區北部,總面積16.32平方公里,人口4.4萬人。324線國道貫穿全境,轄區內設有汽車總站,交通十分方便。
近年來,廣益街道加快…[詳細] |
澄華街道 | 11.62萬人 | 17.1km2 | 澄華街道位于澄海城區西側,轄區面積13.05平方公里,人口7萬多人,旅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5萬多人,是著名的僑鄉之一。澄華街道緊靠汕頭市區,距汕頭國際機…[詳細] |
上華鎮 | 3.84萬人 | 21.81km2 | 上華鎮地處韓江下游三角洲,東部與澄海市區相接,西部毗鄰潮州市。北回歸線橫貫全境,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自然風光秀美,資源物產頗豐。全鎮現有3萬多人口,土…[詳細] |
隆都鎮 | 6.92萬人 | 33.84km2 | 特色農業發展初具規模。是汕頭市優稀水果生產示范基地,優質玉米生產基地,菜藍子工程生產基地。隆都地處韓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土質富含有機物,屬亞熱…[詳細] |
蓮下鎮 | 13萬人 | 58.73km2 | 蓮下鎮位于澄海城區北側,南靠韓江支流蓮陽河,東臨南海,西倚鳳鳴山,自然資源豐富,素來人文蔚盛,商賈云集。現轄30個行政村,人口10.25萬人。區域面積…[詳細] |
蓮上鎮 | 5.84萬人 | 29.63km2 | 蓮上鎮位于澄海區中部,國道324線、省道安澄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現有總人口5.4萬人,面積29.5平方公里,轄8個村。改革開放以來,蓮上鎮各級黨政…[詳細] |
溪南鎮 | 6.7萬人 | 40.66km2 | 溪南鎮地處潮汕平原韓江下游南溪與北溪匯合處,距澄海市區8公里,距汕頭國際機場10公里,距潮州市20公里。東臨南海,與南澳隔海相望,南與塔山旅游區接壤。…[詳細] |
東里鎮 | 7.45萬人 | 34.92km2 | 東里鎮地處韓江支流出海口,位于潮安、澄海、饒平、南澳四市縣的交匯處。距離汕頭機場16公里,廣梅汕鐵路汕頭站21公里,萊蕪港集裝箱碼頭20公里;國道32…[詳細] |
鹽鴻鎮 | 4.58萬人 | 37.74km2 | 鹽鴻鎮位于澄海市區東北部,位于潮(安)、澄(海)、饒(平)三縣(市)交界地帶,土地總面積37. 71平方公里。現轄九個村(居)委會,人口4.2萬多人,…[詳細] |
蓮華鎮 | 2.5萬人 | 19.91km2 | 蓮華鎮位于澄海北隅,是潮(州)、澄(海)、饒(平)的交匯點,北倚蓮花山,南臨韓江北溪,東連東里鎮,西接潮州鐵鋪。總面積19.91平方公里,轄19個管理…[詳細] |
地名由來:
明朝時設澄海縣,寓“海寧澄清”之意。
基本介紹:
澄海是“中國抽紗”兩大發源地之一,紡織服裝工業源遠流長。改革開放以來,澄海充分利用僑鄉優勢,通過“三來一補”,興起“三資”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使紡織服裝工業步入發展快車道。在毛織服裝業招商引資方面,注重“項目帶動”,采用內外聯手的方式,實行遵循市場法則的產業鏈招商,通過合作經營,使毛織服裝業能夠更加敏捷地捕捉國際市場的變化和商要,從而進一步提升澄海毛織服裝業的產業檔次,增強產業競爭力。涌現出“金奇洋服”、“鴻泰毛衫”、“萬灃毛衫”、“天輝毛衫”、“雄業毛衫”、“群發毛衫”等一批產品上規模、上檔次的龍頭企業。成為僅次于玩具禮品行業的第二支柱行業。
⊙該文章轉自[數字新汕頭]原文鏈接:http
榮譽排行:
2023年10月,第七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名單出爐,澄海區入選。
2022年12月,澄海區被認定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
2022年6月,澄海區被確定為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
2022年5月,澄海區入選2022年度縣市電商競爭力百佳樣本第37位。
2021年12月,澄海區上榜2021中國數字治理百佳縣市,位列第53。
2021年10月,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出爐,澄海區位列第49位。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澄海區人口數量為87.44萬人,位列汕頭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廣東省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47位,位列全國各縣市區人口數量排名第372位。
歷史沿革:
商、周時屬百越之地。
秦漢時屬南海郡揭陽縣。
晉咸和六年(331)南海郡析出東官郡,澄海地域屬東官郡海陽縣。
宋宣和三年(1121)潮州增設揭陽縣,與海陽、潮陽縣合稱“三陽”。
原澄海地域中的蓬洲、鱷浦、鮀江3都為揭陽縣所轄,上外莆、中外莆、下外莆和蘇灣4都為海陽縣所轄。
明成化十三年(1477),從海陽縣析出饒平縣,澄海地域分屬海陽、揭陽、饒平3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置澄海縣,隸屬潮州府。
清康熙
區劃: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