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塘隴村 | 隸屬:溪南鎮 |
區劃代碼:440515104204 | 代碼前6位:440515 |
行政區域:廣東省 | 地理分區:華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粵D |
聯系電話:0754-85326254 | 郵政編碼:5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辦公地址:溪南鎮水南路塘隴學校西100米 |
地名由來:
“塘隴村”指明洪武年間,唐氏文端祖從福建漳州移居仙門,其孫慶云分衍居梅浦山麓的隴上,故名唐隴。1953年改稱塘隴。
基本介紹:
塘隴村座落于澄海區溪南鎮水南片區,地處于國道324線西北側和金南、水南兩路兩側。北臨韓江東南岸,南至南寺山的大王山,是一個山明水秀大陸宏通之鄉村。全村總人口2100人,老年人304人占人口數的14.5%,農業戶口495戶2040人,基本純農業戶口的鄉村。全村總占地面積約1450畝,其中農業用地700畝、魚塘150畝、山林200畝、畜牧業用地150畝、工業用地150畝、村民宅基地80畝。村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較優化的發展條件。東南部是溪南工業區,且近于國道對工業發展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隆都大排渠和金南、水南兩路道中心而過,加上韓江水資源和電力設施、水利設施的完整配套,給村的工業生產、三高農業生產、
塘隴村聯系電話:0754-85326254
歷史沿革:
前屬海陽縣蘇灣都。
明成化十三年(1477)屬饒平縣。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屬澄海縣蘇灣都。
1921年廢都設區。
1932年稱唐隴鄉,屬第五區(東隴)。
1946年唐隴、梅洲、董坑、仙門合稱水南鄉。
1949年屬蘇北區。
1951年屬溪南區。
1953年唐隴、仙市、仙門、梅浦合稱塘隴鄉,屬澄海縣三區。
1957年塘隴鄉、梅洲鄉、埭頭鄉、岱美鄉合稱水東鄉。
1958年成立澄海縣人民公社,屬第一支隊113團。
19
周邊相關:
塘隴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陳慈黌故居、名賢余氏家廟、德華民俗文化公園、樟林天后圣母廟、樟林古港等旅游景點,有橄欖菜、酸咸菜、東里豬腳飯、鹵鵝、豬頭粽、樟林鼠曲粿等特產,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燈謎、潮陽英歌、潮陽剪紙、南澳漁民舞草龍習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