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渭縣 | 隸屬:定西市 |
區劃代碼:621121 | 代碼前6位:621121 |
行政區域:甘肅省 | 地理分區:西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甘J |
長途區號:0932 | 郵政編碼:743300 |
轄區面積:約289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36萬人 |
人口密度:約112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平襄鎮 | |
下轄地區:14個鎮、4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平襄鎮 | 8.46萬人 | 平襄鎮位于通渭縣中部,北與北城鄉接壤,東與碧玉鄉相鄰,西南、西北分別和三鋪鄉、馬營鎮毗連。東西長約16公里,南北寬約13公里,總面積213平方公里。…[詳細] | |
馬營鎮 | 2.91萬人 | 馬營鎮位于通渭縣西部,距縣城29公里,總流域面積33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21米。全鎮現轄35個村民委員會、1個社區居委會、234個村民小組、101…[詳細] | |
雞川鎮 | 1.14萬人 | 雞川鎮位于通渭縣東部,東南與秦安縣魏店鄉接壤,西與碧玉鄉相鄰、西北、東北分別與隴山、新景鄉毗連,南北長21.16公里,東西寬13.63公里,總土地面積…[詳細] | |
榜羅鎮 | 2.54萬人 | 通渭縣榜羅鎮是隴中名鎮之一,位于通渭縣西南部,地處定西、天水兩市轄區的交界地帶,南與天水市的甘谷、武山縣相接,西與定西市的隴西縣相連。南北長26公里,…[詳細] | |
常河鎮 | 2.22萬人 | 常家河鎮位于通渭縣南部,距縣城52公里,南與甘谷縣接壤。西與榜羅鎮毗連,東北、北、西北與襄南、李家店、第三鋪鄉相鄰。平均海拔1590米,鎮政府駐地海拔…[詳細] | |
義崗鎮 | 1.43萬人 | 義崗川鎮位于通渭縣最北部,西北、北與會寧縣接壤,東北與靜寧縣相鄰,東南、南、西南分別與寺子川鄉、北城鋪鄉、華家嶺鄉毗鄰,距縣城39公里。全鎮總面積13…[詳細] | |
隴陽鎮 | 1.03萬人 | 106km2 | 隴陽鄉位于通渭縣城東北部,四面與平襄、碧玉、隴山、隴川、寺子、北城等鄉鎮毗連,全鄉共轄14個行政村,9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726戶1.62萬人,其中…[詳細] |
隴山鎮 | 1.04萬人 | 119km2 | 通渭縣隴山鎮位于通渭縣東部,距縣城28公里。全鄉共轄16個村民委員會,111個村民小組,3570戶,15771人。總土地面積119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詳細] |
隴川鎮 | 1萬人 | 118km2 | 隴川鎮位于通渭縣東北部,南于隴山鄉接壤,西南于隴陽鄉、西于寺子鄉相鄰,東北兩邊和靜寧縣毗連。總面積118平方公里。全鄉共有15個村委會,120個村民小…[詳細] |
碧玉鎮 | 1.21萬人 | 128km2 | 碧玉鎮位于通渭縣城東部,東鄰雞川鎮、西接平襄鎮、南鄰襄南鄉、北依隴陽鄉,鄉政府所駐地新城村距縣城16公里,平均海拔1660米。全鄉東西寬13公里,南北…[詳細] |
襄南鎮 | 1.41萬人 | 148km2 | 襄南鎮位于通渭縣南部,距縣城22公里,北接平襄,南與甘谷接壤,西依李店,東與碧玉、秦安毗連。全鄉共轄19個行政村,12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624人…[詳細] |
什川鎮 | 1.4萬人 | 154km2 | 什川鎮位于通渭縣西南部,東北與馬營鎮、東南與三鋪鄉、西南與榜羅鎮、西北與隴西縣毗連,區域總面積16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45萬畝,人均占有4.7…[詳細] |
華家嶺鎮 | 1.14萬人 | 157km2 | 華家嶺鎮位于通渭縣西北部,西鄰安定區,北靠會寧縣,南接馬營鎮,東接北城鄉、義崗鎮。境內梁嶺交錯,地勢相對平坦,平均海拔在22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3.…[詳細] |
北城鋪鎮 | 1.52萬人 | 22km2 | 北城鋪鎮位于通渭縣城北16公里處,東西寬約12km,南北長約15km,總面積169平方千米,東鄰寺子、隴陽兩鄉,南接平襄鎮,西南、西北分別與馬營、華嶺…[詳細] |
新景鄉 | 7688人 | 105.4km2 | 新景鄉位于通渭縣東部,地處天水、平涼、定西(秦安、靜寧、通渭)三市(縣)交界地帶,鄉政府駐地大寨村,距縣城52公里,全鄉總面積105.4平方公里,其中…[詳細] |
李店鄉 | 9312人 | 101km2 | 李家店鄉位于通渭縣南部,東接襄南鄉,東南、南與常家河鎮相鄰,西、北分別與三鋪鄉毗連。鄉政府駐地李家店,距通渭縣城36Km。現轄12個村77個村民小組3…[詳細] |
三鋪鄉 | 1.12萬人 | 166km2 | 第三鋪鄉位于通渭縣西南部,東接平襄鎮,東南與李家店鄉、常河鎮相鄰,西北與什川鄉、馬營鎮相連,鄉政府駐地距離縣城21.5公里,通高、馬李公路穿境而過,交…[詳細] |
寺子川鄉 | 1.09萬人 | 117km2 | 寺子川鄉位于通渭縣北部偏東,西北與義崗川鎮接壤,東北靠靜寧縣,西南與北城鄉相連,東南與隴川鄉相接,南與隴陽鄉毗鄰,總面積1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詳細] |
地名由來:
以境內牛谷河通川注渭得名。平襄縣,宋代平襄縣更名通渭縣,取通往古渭州(今臨洮)之意得名;另說因渭河得名。
基本介紹:
通渭縣位于甘肅省中部,定西市東側,介于東經104°57′~105°38′、北緯34°55′~35°29′之間,海拔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東南、南分別與秦安、甘谷縣接壤,西南、西分別與武山、隴西縣相鄰,西北、北、東北分別與安定區、會寧和靜寧縣毗鄰,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是連結蘭州、白銀、平涼、天水等地的重要樞紐。
政區劃分
全縣共轄6鎮12鄉、332個行政村、3個社區、2440個村民小組。
面積人口
全縣東西長約78公里,南北寬約64公里,總面積2912.97平方公里。全縣居民總戶數101891戶、總人口46.73萬人,其中農業戶數86852戶、農業人口42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命名通渭縣為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4年3月,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市縣創建名單公布,通渭縣入選。
2023年11月,第一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發布,通渭縣榜上有名。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通渭縣入選。
2022年12月,通渭縣被確定為甘肅省體教融合試點縣。
2022年11月,通渭縣被確定為2022年“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創建單位。
2022年4月,通渭縣被命名為2021年度甘肅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1年9月,通渭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9月,通渭縣上榜2021中國公平教育百佳縣市,位列第87。
歷史沿革:
春秋和戰國前期,通渭地為襄戎地。
戰國后期,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置隴西郡,通渭地屬隴西郡(治今臨洮)轄。
秦統一后,通渭地仍屬隴西郡轄。
天會五年(1127),金在通渭境內置通渭、雞川、甘谷3縣。
通渭屬臨洮路鞏州轄。
元至元七年(1270),并雞川縣入秦安縣,廢甘谷縣,于秦州屬伏羌城置伏羌縣(今甘谷),通渭縣移治今城區,屬陜西行省鞏昌路轄。
明洪武二年(1369),總兵徐達西征至鞏昌,時通渭為元主簿
區劃: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