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樂村 | 隸屬:安樂鎮 |
區劃代碼:350424107204 | 代碼前6位:3504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安樂,有安其居而樂其業之寓意。
基本介紹:
安樂村位于全鄉中心,是鄉政府所在地。它東與清流縣大橫溪村交界,南鄰馬家圍村,西與馬家圍石竹山相鄰,北與謝坊村接壤,東北與黃莊村馬家莊、坑口相連接。
安樂村各自然村中,開村較早是茶園排。民間口口相傳:“先有茶園排。后有汀州府”。但沒有文字記載。已有文字記載的是臘坑口、梨樹隔。北宋熙寧年(公元1068年)在東方鍛建有東峰寺。南宋隆興年(公元1165年),廖五七郎(又名卿祥)從本縣淮土呩下遷居竹子窠,后改名呩上。兩宋時期,路背遷入劉氏,吳屋遷入葉氏并建立葉屋“南宋紹定三年(公元1230年),宴頭陀嘯聚潭飛寨,殘破寧化”。寧化縣至汀州府官道,改由魚龍鋪經丁坑口至安樂到石牛巡檢司(后改為驛站),就
榮譽排行:
2022年12月,福建省綠化委員會命名安樂村為2022年福建省森林村莊。
2020年12月,安樂村入選2019年度福建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單(筍竹)。
文化旅游:
邵雍故居又稱邵雍祠堂,位于洛陽師范學院以北,是北宋哲學家、易學家邵雍的故居。大門原本的朱紅已脫落,門上橫書“安樂窩”三個大字,邵雍自號安樂先生。大門右邊黑色的牌子上寫著“先賢邵康節故居”。邵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新村里,1930年-1934年為區蘇維埃政府駐地,曾劃屬清流縣。
1934年冬為第6區公社駐地、設聯保,1936年8月屬第2區(曹坊)聯保,1941年屬安丁鎮,1943年屬安樂鎮為鎮駐地,1951年6月屬第3區為安樂鎮,1952年8月屬第3區駐地為安樂鎮,1956年5月屬安樂區為安樂鎮,1958年1月屬安樂鎮,10月屬安樂公社為安樂大隊,1984年屬安樂鎮為安樂村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安樂村附近有寧化客家祖地、泉上土堡戰斗遺址、天鵝洞群、泉上土堡戰斗延祥阻擊戰指揮部舊址、寧化縣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暨中共寧化縣委、寧化縣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舊址鳳山街等旅游景點,有河龍貢米、寧化米仁、寧化牛角椒、孔坑茶、淮土茶油、寧化薏米等特產,有木活字印刷術、祭祖習俗(石壁客家祭祖習俗)、寧化古游儺、寧化客家山歌、世界客家祭祖大典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