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安樂鎮 | 隸屬:寧化縣 |
區劃代碼:350424107 | 代碼前6位:350424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閩G |
長途區號:0598 | 郵政編碼:365000 |
轄區面積:約192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688人 |
人口密度:約5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安樂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安樂居民委員會,于1987年經鄉人民政府報請縣政府,寧化縣人民政府以寧政(1987)34號文件批復:“同意設立安樂居民委員會”。它與各村委員會并列為鄉…[詳細] |
劉坊村 | ~201 | 村莊 | 劉坊村位于安樂鄉西南,東北面與馬家圍村山水相連,南與清流里田鄉草坪村交界,西與曹坊鄉雙石村相鄰,北面是夏坊村。新鋪設從寧化至連城的水泥公路穿村而過,從…[詳細] |
夏坊村 | ~202 | 村莊 | 夏坊村位于安樂鄉西南面,距鄉政府所在地9公里,東與馬家圍村接壤,東南面與劉坊村、西南面與雙石村交界,西北面與賴畬村山水相連,北面與馬家圍的石竹山相接![詳細] |
馬家圍村 | ~203 | 村莊 | 馬家圍村居住兩系馬氏,一系居崗頭坑,一系居田背。兩系傳承至一定戶數人口時,根據村口甲路亭邊兩山左右犬牙交錯、形成圍墻,因地形而取名馬家圍村。
馬…[詳細] |
安樂村 | ~204 | 鎮中心區 | 安樂村位于全鄉中心,是鄉政府所在地。它東與清流縣大橫溪村交界,南鄰馬家圍村,西與馬家圍石竹山相鄰,北與謝坊村接壤,東北與黃莊村馬家莊、坑口相連接。
…[詳細] |
謝坊村 | ~205 | 村莊 | 謝坊村在安樂鄉北面,距鄉政府3公里,東與安樂村接壤,西與賴畬村相鄰,南毗鄰安樂村,北與洋坊村、三大村村交界,西北與羅坊村相連接。全村有:謝坊、洋坊、黃…[詳細] |
洋坊村 | ~206 | 村莊 | 洋坊村座落在安樂鄉北面,省道204線經村口至謝坊,從村口接線至各自然村都鋪有水泥路,交通很方便。村部建在兩大自然村中間,距鄉政府所在地5公里。洋坊村東…[詳細] |
三大村 | ~207 | 村莊 | 三大行政村位于安樂溪下游,所轄自然村14個。即三大、楊家、牛牙岐、舊謝排、雷公窠、陳坊老村、高排上、塔里排、角公鍛、柞樹排、社員墩、月光坵、坳下(凹下…[詳細] |
黃莊村 | ~208 | 村莊 | 黃莊村位于安樂鄉東北方,東與清流縣田源鄉交界,南與安樂村相接,西與洋坊村、三大村毗鄰,被與三大村相連,在東北與清流東華鄉接壤。從寧化至清流大公路經謝坊…[詳細] |
丁坑口村 | ~209 | 村莊 | 從羅坊至大坪,形成比較長的一個大塅,其側面有一條坑垅,從大塅至枧下形成丁字形,因而叫丁坑口。從宋朝至清初,在此設鋪站,是古代交通要道。清朝在此設公館,…[詳細] |
羅坊村 | ~210 | 村莊 | 羅坊村位于安樂鄉西北,東與謝坊村的碗瑤下相鄰,南與賴畬村相連,西與曹坊鄉的南坑,曾家背兩村交界,北面是丁坑口村。從寧化至丁坑口大公路,叉出一條水泥路沿…[詳細] |
賴畬村 | ~211 | 村莊 | 賴畬位于安樂鄉西北面,東與謝坊村相連,南與夏坊村毗鄰,西與曹坊鄉南坑村交界,北與羅坊村接壤。寧化至謝坊公路在羅坊村口處,叉出一條水泥路經羅坊村,至梧坊…[詳細] |
地名由來:
安樂,寓“安其居而樂其業”之意而得名。
基本介紹:
安樂鄉地處寧化縣南面,與連城、長汀、寧化、清流四縣交界處,有“寧化縣南大門”之稱,省道建文線、洋萬線貫穿全鄉,是寧化通往廈門等沿海城市的交通要道。區域總面積192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25.5810萬畝,其中山地面積21.4682萬畝,耕地面積2.3546萬畝,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01個村民小組,總戶數3762戶,人口17071人。經濟以農業為主,糧食、烤煙、畜牧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毛竹在該鄉農業中占有一定比重。2000年農業總產值673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030元。
榮譽排行: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級文明村鎮社區名單出爐,安樂鎮上榜。
2020年12月,福建省愛衛辦命名安樂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安樂鎮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歷史沿革:
明清時屬新村里,1930年-1934年蘇區時期,設安樂區和丁坑口區,其中安樂區曾劃屬清流縣;1934年冬為第六區設安樂、丁坑口兩聯保;1936年8月屬第二區(曹坊);1941年并安樂、丁坑口聯保為安丁鄉;1943年更名為安樂鄉,轄13個保;1950年3月屬第三區(曹坊)為新村鄉;1951年6月為第三區政府駐地;1956年5月為安樂區;1958年1月改設安樂鄉和羅龍鄉,1958年10月為安樂公社和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