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興龍社區 | 隸屬:溪柄鎮 |
區劃代碼:350981110001 | 代碼前6位:350981 |
行政區域:福建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閩J |
長途區號:0593 | 郵政編碼:352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取名興龍寓意興隆發達,而龍是一種美好的寄托與期望,故名。
基本介紹:
溪柄鎮興龍居明清時期為溪柄市,民國時期屬溪柄保。解放初從溪柄保析出為溪柄街居委會,負責管理400多位城鎮居民戶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居民戶糧關系轉移、戶籍證明管理以及攤派義務工、調解民間糾紛等。“文化大革命”期間取消溪柄街居委會,由溪柄公社代管。1982年恢復居委會并設立黨支部。1997年6月24日,溪柄居委會改名興龍居民委員會。溪柄鎮興龍居委會有城鎮居民戶250戶779人,其中男417人,女362人;總人口中漢族730人,畬族17人,回族32人。
溪柄鎮興龍居黨支部現在正式黨員30人,預備黨員1人,積極分子2名。其中35歲以下的8名,占比27%;高中以上學歷13名,占比43%;女性7名,
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民國之際屬溪柄。
建國初年從溪柄折出為溪柄街居委會,″文革”期間取消居委,山溪柄公社代替。
1977年,6月24日,溪柄居委會改名為興龍居民委員會,1982年恢復居委會并設立黨支部,名稱沿用至今。
1984年設立興龍居委會。
周邊相關:
興龍社區附近有福安白云山、穆云畬族鄉生態旅游區、福安廉村、溪塔葡萄溝(福安溪塔村葡萄溝)、中共閩東特委和閩東蘇維埃政府舊址(斗面村、曬日山、獅峰寺)、天馬山森林公園等旅游景點,有坦洋工夫、福安穆陽水蜜桃、福安葡萄、福安巨峰葡萄、穆陽線面、福安油茶油等特產,有福安平講戲、畬族銀器鍛制技藝、閩東根雕技藝、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藝、寧德畬族奶娘催罡巫舞、寧德畬族三月三節俗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