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李溪鎮 | 隸屬:酉陽縣 |
區劃代碼:500242109 | 代碼前6位:500242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75813228 | 郵政編碼:409800 |
轄區面積:約22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25萬人 |
人口密度:約100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鵝池村9組長興街李溪 | |
下轄地區: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長沙村 | ~200 | 村莊 | 該村因村委會駐地在長沙壩,而得名長沙村。…[詳細] |
寨壩村 | ~201 | 村莊 | 該村因境內老寨壩地名而得名寨壩村。1949年初為寨壩村。1958年改寨壩村為寨壩管區。1961年更寨壩管區為寨壩大隊,隸屬螞蟥公社。1984年改稱為寨…[詳細] |
天臺村 | ~202 | 村莊 | 因該村境內有座比較高大的山,形如登天的臺階而得名天臺村。…[詳細] |
讓坪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因村委會駐地在讓坪,而得名讓坪村。1949年初名天臺鄉第四村。1951年為讓坪鄉的讓坪村。1958年改為讓坪管區,隸屬李溪公社。1961年更名為讓…[詳細] |
思泉村 | ~204 | 村莊 | 該村因境內水源較缺,群眾思念泉水,而得名思泉村。…[詳細] |
鵝池村 | ~205 | 鎮中心區 | 該村境內有個地方因池塘邊地形像鵝而得名鵝池壩,該村取鵝池壩前兩字而得名鵝池村。…[詳細] |
大池村 | ~206 | 村莊 | 該村因村內有一口很大的池塘,常年不干水,而得名大池村。…[詳細] |
張家城村 | ~207 | 村莊 | 該村居民以張姓為主而得名“張家村”,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因縣內有重名,更名為“張家城村”。…[詳細] |
官壩村 | ~208 | 村莊 | 該村因境內有一個地方是酉陽土司最初的治所所在地而得名官壩村。…[詳細] |
地名由來:
李溪鎮因境內有出產空心李的李子溪而得名。
基本介紹:
李溪鎮位于重慶市渝東南邊陲,地處渝黔一市一省五縣結合部,與周邊南腰界、秀山毛壩鄉、貴州省沿河縣中界鄉等近十余個鄉鎮接壤,326 國道與渝東南地區出境公路交匯于此,歷來商賈云集,商氣人氣兩旺,有較強的汲納能力和輻射功能,是酉陽縣的南部邊貿重鎮,被譽為酉陽的南大門。
李溪由李子溪而來, 1950 年冬解放建立區0,設在李子溪, 1952 年區0由李子溪遷往現0所在地楊家壩,為了尊重歷史,又與李子溪有所區別,就取名為李溪。李溪地處渝黔一市一省五縣結合部,與周邊南腰界、秀山縣毛壩鄉、貴州省沿河縣中界鄉等近十余個鄉鎮接壤, 326 國道與渝東南地區出境公路交匯于此,歷來商賈云集,商氣人氣兩旺,有
榮譽排行:
2014年7月,李溪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李溪鎮聯系電話:023-75813228
歷史沿革:
明代,境域分屬佑溪洞和感坪洞所轄。
清順治三年(1646年),境域為感坪里所轄。
清光緒元年(1875年),境域為南二鄉和南三鄉所轄。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境域先后分屬第四區和第二指導區。
1950年冬,建立區政府,設在李子溪。
1952年,區政府由李子溪遷至楊家壩,為尊重歷史,又與李子溪有所區別,就更名李溪公社。
1981年5月,李溪公社改為李溪鄉。
2001年7月,李溪鄉撤鄉設鎮,改為李溪鎮。
青蒿又名香蒿、苦蒿、蒿枝,為菊科黃花蒿屬,植物黃花蒿的全草,含近揮發油、蒿酮、乙算蒿酯、左旋樟腦、蒎烯、乙酸苯甲等,有清熱解毒、涼血、解署等功能。 酉陽青蒿遍及各地,蘊藏量達數千噸,是全國量大質優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