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烏龍鄉 | 隸屬:巫溪縣 |
區劃代碼:500238227 | 代碼前6位:500238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鄉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51720016 | 郵政編碼:405800 |
轄區面積:約14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7574人 |
人口密度:約51人/平方公里 | 海拔:680米 |
辦公地址:銀洞社區208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8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銀洞社區 | ~001 | 鄉中心區 | 相傳早年此處有人挖銀礦,故名銀洞。2009年1月,由大坡村銀洞社、青龍社、林場村紅旗社、中坪村柿樹社組成,成立銀洞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大坡村 | ~200 | 村莊 | 該村地處大片山坡之上,故得名大坡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九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銅罐鄉六保轄地。1958年,設平安大隊,1981年8月地名普查時,平安大隊…[詳細] |
大溪村 | ~201 | 村莊 | 因境內有一大溪溝,故得名大溪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九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銅罐鄉六保轄地。1958年,設和平大隊,1981年8月地名普查時,和平大隊因與…[詳細] |
中坪村 | ~202 | 村莊 | 地處上、中,下三坪之間,故名中坪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九甲,民國為巫溪縣第二區銅罐鄉轄地。1958年設中坪大隊,1984年改中坪村,成立中坪村村民委員會…[詳細] |
林場村 | ~203 | 村莊 | 該村原以林場家屬為主體,故名林場村。1958年創建國營貓兒背林場,林場職工較多,設以職工家屬為主的楊家大隊,1981年更名林場大隊,1984年改林場村…[詳細] |
水滸村 | ~204 | 村莊 | 一說,村內原有一水滸廟;另說,東溪河岸石壁上刻有“水滸門”三個大字,故而得名水滸村。…[詳細] |
鴛鴦村 | ~205 | 村莊 | 村內原有一山寨,地貌似鴛鴦,故名鴛鴦村。…[詳細] |
馬鬃村 | ~206 | 村莊 | 境內原以一林高大的竹子,故得名高竹村,成立高竹村村民委員會,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詳細] |
高竹村 | ~207 | 村莊 | 境內原以一林高大的竹子,故得名高竹村。清屬大寧縣石門里九甲,民國屬巫溪縣第二區銅罐鄉屬地。1953年劃鄉建政時,設高竹村。1958年改高竹大隊,198…[詳細] |
地名由來:
烏龍鄉因傳聞轄區內山中曾有龍出現而得名。
基本介紹:
烏龍鄉位于渝、陜交匯地帶,巫溪縣北部,距縣城67公里。東與魚鱗鄉接壤,南與貓兒背國有林場相連,西同城口縣毗鄰,北與鎮坪縣華坪鎮交界,是大寧河的重要源頭。全鄉幅員面積148平方公里,轄8個村,1個社區,48個社,1794戶,7574人,農業人口6823人,非農業人口751人。全鄉以山地為主,總面積15039.43公頃(22.59萬畝),耕地面積2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70.97%。鄉域最低海拔680米,最高海拔2300米,屬典型的立體氣候。
產業發展以烤煙、藥材種植為主,近年來新發展了青脆李1600畝,黃桃150畝,獼猴桃250畝,翠冠梨360畝,水果柿70畝。
烏龍鄉聯系電話:023-51720016
歷史沿革:
清朝時期,屬大寧縣石門里九甲。
民國元年(1912年),隸屬于巫溪縣第二區銅罐鄉。
1949年12月后,屬巫溪縣第五區。
1953年3月,將原六村之地合并成立魚鱗公社。
1961年6月,從魚鱗公社析置烏龍公社。
1983年3月,烏龍公社改為烏龍鄉。
2005年10月,高竹鄉并入烏龍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