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巫溪縣 | 隸屬:重慶市 |
區劃代碼:500238 | 代碼前6位:500238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縣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23 | 郵政編碼:405800 |
轄區面積:約401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8.87萬人 |
人口密度:約9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個街道、19個鎮、11個鄉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寧河街道 | 5.87萬人 | 31.82km2 | 寧河街道因境內有大寧河而得名。東漢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起,除隋、唐、五代十國時并入大昌縣外,歷為縣、監、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大…[詳細] |
柏楊街道 | 4.14萬人 | 18km2 | 柏楊街道地處巫溪新縣城核心區,因境內有柏楊河而得名,為全縣行政、經濟、文化中心。柏楊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是縣委、縣政府派出機構,于2011年3月2日成立…[詳細] |
鳳凰街道 | 2.13萬人 | 48.71km2 | 鳳凰街道距縣城6公里,海拔218-828米,東西橫11.64公里,南北縱7.78公里,幅員面積48.71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52個社…[詳細] |
城廂鎮 | 1.24萬人 | 146km2 | 城廂鎮位于縣城周邊,幅員面積146平方公里,轄15個村、1個社區,79個村(居)民小組,現有人口2.3萬人,鎮人民政府駐寧河街道先鋒路118號。地形以…[詳細] |
寧廠鎮 | 2552人 | 42km2 | 寧廠鎮位于巫溪縣城東北部,大寧河上游,幅員面積97.2km²,海拔230-2500米,有耕地6300畝,林地4.84萬畝。轄6個村4個社區,…[詳細] |
上磺鎮 | 2.29萬人 | 93.2km2 | 上磺鎮地處羊橋壩的上壩,曾有采礦煉硫磺的山洞,以此冠鎮名。地處巫溪、巫山、奉節三縣交會點,東鄰峰靈鎮、南鄰奉節縣汾河鎮、西鄰古路鎮、北鄰城廂鎮,距巫溪…[詳細] |
古路鎮 | 2萬人 | 108.4km2 | 古路鎮地處巫溪縣城西南部,是連接奉節、云陽、開縣以及陜西、湖北兩省的鹽馬古道,歷為巫溪縣南部地區的商業重鎮和集散中心。幅員面積108.4平方公里,轄1…[詳細] |
文峰鎮 | 3.29萬人 | 486km2 | 文峰鎮位于巫溪縣中西部,因境內尖峰山形似毛筆尖而得名,東與塘坊鎮相連,西與朝陽鎮相鄰,南接云陽縣、奉節縣,北連開州區、城口縣、天元鄉、長桂鄉。距縣城4…[詳細] |
徐家鎮 | 1.06萬人 | 158.2km2 | 徐家鎮位于渝陜鄂三省市交界處,東依湖北省竹溪縣,北靠陜西省鎮坪縣,西接魚鱗鄉,南鄰白鹿鎮,自古以來有“秦楚之窗”的美譽,是渝陜鄂邊陲商貿重鎮。徐家基本…[詳細] |
白鹿鎮 | 1.21萬人 | 139.4km2 | 白鹿鎮——渝鄂邊界邊貿小鎮,巫溪東部“秦楚之門”。白鹿鎮,位于東溪河東岸,距縣城34公里,幅員面積139.4平方公里,國道G242和巫鎮高速穿境而過,…[詳細] |
尖山鎮 | 1.76萬人 | 124.5km2 | 尖山鎮地處巫溪縣西部,背靠紅池壩國家AAAA級景區;南臨云陽縣上壩鄉、沙市鎮;東接巫云開高速朝陽互通,西鄰紅池壩大峽谷,全鎮幅員面積124.5平方公里…[詳細] |
下堡鎮 | 8979人 | 228km2 | 下堡鎮由原下堡鄉、寧橋鄉、半溪鄉合并而來,位于巫溪縣城北部,位于巫溪縣幾何中心,轄區面積2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1264畝,下轄9個村2個社區(下堡…[詳細] |
峰靈鎮 | 3萬人 | 64km2 | 峰靈鎮位于巫溪縣城東南部,距縣城22公里,距奉溪高速羊橋壩收費站10公里。東連大寧河與花臺鄉,西鄰上磺鎮、南接蒲蓮鎮和巫山縣龍溪鎮,北靠城廂鎮,兩巫路…[詳細] |
塘坊鎮 | 1.51萬人 | 96.3km2 | 塘坊有良好的區位條件,青山綠水,天時地利。塘坊鎮地處巫溪縣中部,古為塘坊驛,塘坊因此而得名,所在田家壩是巫溪四壩之一,有“萬畝良田延十里,千棟房屋藏山…[詳細] |
朝陽鎮 | 1.1萬人 | 143.83km2 | 朝陽鎮位于巫溪縣西部,東與文峰鎮相鄰,西接尖山鎮、紅池壩鎮,北連紅池壩國家森林公園,南接云陽、奉節兩縣,距縣城60公里、紅池壩景區40公里。全鎮機關共…[詳細] |
田壩鎮 | 1.62萬人 | 182km2 | 田壩鎮位于巫溪縣最西端,與云陽、開州交界,距巫溪縣城98公里。氣候為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地形以山地為主,最低海拔320米,最高海拔1790米。全鎮幅員…[詳細] |
通城鎮 | 1.01萬人 | 101km2 | 通城鎮地處巫溪縣東部,幅員面積101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其中脫貧村5個),戶籍人口1.8萬。地處高山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詳細] |
菱角鎮 | 1.27萬人 | 57.73km2 | 菱角鎮位于巫溪縣城以西21公里,東西橫7.5公里,南北縱8公里。2005年9月,原菱角鄉、大同鄉合并為菱角鄉;2015年12月,菱角鄉撤鄉設鎮。菱角鎮…[詳細] |
蒲蓮鎮 | 6973人 | 47.3km2 | 蒲蓮鎮位于巫溪縣東南部,距縣城28公里,東鄰巫山縣龍溪鎮,南鄰奉節縣巖灣鎮,西與上磺鎮接壤,北與峰靈鎮相連,全鎮海拔高度為250.6-1556米,幅員…[詳細] |
土城鎮 | 5990人 | 66.6km2 | 土城鎮地處巫溪縣北方,距巫溪縣政府駐地78千米,地理位置優越,背靠城口亢谷,緊鄰中梁水庫,仰望紅池美景。全鎮幅員面積208平方千米,轄1個社區,11個…[詳細] |
紅池壩鎮 | 1.92萬人 | 232km2 | 巫溪縣紅池壩鎮位于巫溪、云陽、開州3區縣結合部,緊鄰紅池壩AAAA級景區;全鎮幅員面積232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1個社區,人口19157人。先后由…[詳細] |
勝利鄉 | 6176人 | 66.3km2 | 勝利鄉,有總住戶3058戶,總人口11793人,其中城鎮人口3131人、農業人口8662人,男性6365人、女性5428人;18歲以下人口2442人、…[詳細] |
大河鄉 | 5497人 | 69.8km2 | 大河鄉位于大寧河上游,距縣城15公里,東臨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接紅池壩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連接大西南和大西北重要通道,全鄉幅員面積69.8…[詳細] |
天星鄉 | 3930人 | 142km2 | 天星鄉位于巫溪縣北部,距縣城25公里,地處大寧河上游的后溪河流域,東鄰寧廠鎮、西接長桂鄉、南連城廂鎮和勝利鄉、北與下堡鎮交界,幅員面積142平方公里,…[詳細] |
長桂鄉 | 2279人 | 133.6km2 | 長桂鄉因境內有一古老桂花樹而得名,位于東經108°44′78~108°67′35",北緯31°41′58"~31°44′23"。地處巫溪縣版圖中部,東…[詳細] |
魚鱗鄉 | 4135人 | 111km2 | 魚鱗鄉,清屬石門里九甲,民國屬銅罐鄉,1952年境內發現長魚鱗般的石塊,像一條大鯉魚,故取名魚鱗鄉。位于巫溪縣東北部,距離縣城56公里(車程約1.5小…[詳細] |
烏龍鄉 | 7574人 | 148km2 | 烏龍鄉位于渝、陜交匯地帶,巫溪縣北部,距縣城67公里。東與魚鱗鄉接壤,南與貓兒背國有林場相連,西同城口縣毗鄰,北與鎮坪縣華坪鎮交界,是大寧河的重要源頭…[詳細] |
花臺鄉 | 8150人 | 33.64km2 | 花臺鄉位于巫溪縣城東南部,距縣城36公里,東鄰巫山縣大昌鎮,南接巫山縣龍溪鎮,西連城廂鎮、峰靈鎮,北靠通城鎮,是全縣海拔最低的鄉鎮、唯一以花命名的鄉鎮…[詳細] |
蘭英鄉 | 3483人 | 96.7km2 | 蘭英鄉位居渝鄂要沖,地處湖北神農架西坡余脈,是巫溪縣城東南角的一顆明珠,鄉政府距縣城30余公里。東與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大九湖相連,南與巫山縣官陽鎮、當陽…[詳細] |
雙陽鄉 | 1304人 | 226.5km2 | 雙陽鄉地處巫溪縣東部,東連神農架,南鄰蘭英大峽谷,西接通城鎮,北連湖北省竹山竹溪,距巫溪縣政府48千米。全鄉幅員面積226.5平方千米,轄4個行政村,…[詳細] |
中梁鄉 | 2419人 | 126.2km2 | 中梁鄉--中梁湖所在地,美麗的山水之鄉,國家級衛生鄉鎮,巫溪最具潛力的庫區生態旅游小城鎮。位于西溪河中游,東鄰下堡,西臨天元、土城,南接長桂,北靠烏龍…[詳細] |
天元鄉 | 8317人 | 213.29km2 | 天元鄉,因境內冉家坪后方,矗立一座酷似元寶的天寶山,巨大的元寶雄踞在云端之上,雄奇而巍峨,像行云布雨把它的萬丈金光撒向大地,澤被萬物,1…[詳細] |
紅池壩經濟開發區 | 紅池壩位于重慶市巫溪縣文峰鎮,古為萬頃池,是楚國重臣春申君的故居,是中國遠古“巫文化”、“鹽文化”發祥地。林草覆蓋率85%,海拔1800-2630米,…[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地處大寧河(古稱巫溪),故名。
基本介紹:
巫溪縣地處大巴山東段南麓的渝、陜、鄂三省(市)結合部,東接湖北省神農架林區、竹溪縣,南臨重慶市奉節、巫山兩縣,西與重慶開縣、云陽接壤,北連重慶城口縣和陜西省鎮坪縣,地跨東經108°44′—109°58ˊ、北緯31°14ˊ—31°44′。全縣幅員4030平方公里,轄30個鄉鎮,348個行政村,總人口51.4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5.2萬人。巫溪既是國務院公布的沿江開放縣,也是三峽庫區移民開發縣。
巫溪地形以山地為主,屬于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境內山大坡陡,立體地貌明顯,最低海拔139.4米,最高海拔2796.8米;地處亞熱帶暖濕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特殊的地理和氣
榮譽排行:
2024年12月,入選2024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名單。
2023年5月,入選2024美麗中國·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名單。
2024年1月,中國氣象局授予巫溪縣2023年中國氣候宜居城市(縣)稱號。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巫溪縣榜上有名。
2023年7月,巫溪縣獲評為2023深呼吸生態旅游魅力名縣。
2023年2月,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名單,巫溪縣老鷹茶(其他類)入選。
2021年9月,巫溪縣被列為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
2021年8月,巫溪縣被確定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
2021年5月,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巫溪縣人口數量為38.87萬人,位列重慶市各縣區人口數量排行榜第36位。
歷史沿革:
先秦時期,巫溪縣先后屬巫咸國、巫臷國,夏商周屬庸國魚邑,魚邑并于楚之后,歸屬巫郡。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取楚巫郡歸于黔中郡,設立巫縣,縣域包括巫山、巫溪。
巫溪縣自東漢建縣以來,曾設縣、郡、監、州的建制,其名稱先后為北井縣、始寧郡、永昌郡、大寧監、大寧州、大寧縣、巫溪縣。
秦統一后屬黔中郡巫縣。
西漢時期巫溪縣屬南郡巫縣。
東漢建安十五年(210),設北井縣。
三國時期北井縣先后屬巴東郡、宜都郡、建平郡管
區劃:重慶市·巫溪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