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仙女山街道 | 隸屬:武隆區 |
區劃代碼:500156003 | 代碼前6位:500156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渝 |
聯系電話:023-77794300 | 郵政編碼:408500 |
轄區面積:約27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24萬人 |
人口密度:約45人/平方公里 | |
辦事處地址:仙女山街道香葉路2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7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石梁子社區 | ~002 | 鎮中心區 | 因此地處山巖石梁子之上得名。于2004年鄉鎮建制調整中成立石梁子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詳細] |
白果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因轄區內有白果鋪,故命名為白果村。民國時期屬白果鄉第1保;1950年屬白果鄉第1村;1953年為白果鄉塘壩村;1958年9月為白果公社白果管區;196…[詳細] |
明星村 | ~202 | 村莊 | 取“星光明亮”之意,故命名為明星村。民國時期屬白果鄉第3保;1950年屬白果鄉第3村;1953年2月從白果鄉析置核桃鄉,轄龍橋、小竹村;1958年9月…[詳細] |
荊竹村 | ~203 | 村莊 | 因轄區內有荊竹坪,故命名為荊竹村。民國時期屬巷口鎮第18保。1951年從巷口鎮析置青鄉,以境內荊竹坪命名荊竹村;1953年8月劃入新置…[詳細] |
桃園村 | ~204 | 村莊 | 因此地產彌猴桃,故命名為桃園村。民國時期屬白果鄉第4保。1950年屬白果鄉第4村;1953年2月從白果鄉析置核桃鄉,為該鄉茶園村;1958年9月為核桃…[詳細] |
龍寶塘村 | ~205 | 村莊 | 因轄區內有龍寶塘,故命名為龍寶塘村。民國時期屬白果鄉第8保。1951年屬白果鄉后坪村;1953年8月從白果鄉析置石梁鄉,為該鄉后坪村;1955年12月…[詳細] |
仙女村 | ~206 | 村莊 | 因此村地處仙女山腳下,故命名為仙女村。民國時期屬木根鄉第6保和土坎鄉第11保的一部分;1950年屬木根鄉第6村;1951年3月從木根鄉析置雙河鄉,屬該…[詳細] |
廟樹村 | ~207 | 村莊 | 因轄區內有廟樹壩,故命名為廟樹村。民國時期屬白果鄉第11保;1950年屬白果鄉河壩村;1958年9月為白果公社同心管區;1961年改稱同心大隊;198…[詳細] |
地名由來:
因境內地名“仙女山”而得名。一說因《涪州志》:“山半石洞幽邃,相傳有仙女住此,飛異不復見”,此說不足為信。另山上有高30米,腰間直徑4米,相聚不一的7根天然石柱,似窈窕淑女亭亭玉立,人稱此山為仙女山而得名。
基本介紹:
仙女山街道,位于武隆城區東北部,屬于武隆重要城市組團,轄7村2社區,戶籍人口1.6萬人。全街道海拔高度在460-2033m之間,年均氣溫17.4攝氏度,降雨量1214毫米,立體氣候明顯,具有全年旅游的氣候優勢,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賞雪,四季如詩如畫。廣大網友盛贊這里“風景絕美,生態優美,人文和美”。
轄區幅員面積278平方公里,是全區幅員面積最廣的街道;森林覆蓋率75%,城鎮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旅游旺季旅居人口達30萬人。仙女山風景絕佳、處處是景,轄區內有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世界自然遺產地等,擁有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天生三橋、龍水峽地縫、
榮譽排行:
2021年8月,仙女山街道入選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鄉)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仙女山街道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5年7月,仙女山街道入選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名村示范名單。
2014年7月,仙女山街道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仙女山街道聯系電話:023-77794300
歷史沿革:
1931年置白果鄉。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復鄉。
1997年,面積70.7平方千米,人口0.6萬,轄白果、團結、雙嶺、愛國、金星、廟樹、龍河、繼光、龍寶塘9個行政村。
2002年6月20日,撤銷白果鄉,并將巷口鎮的荊竹村、楊柳村、茶坪村、土坎鎮的四合村,和順村,雙合鄉的仙女村共6個村劃出設立仙女山鎮。
仙女山鎮管轄原白果鄉的行政區域和荊竹、楊柳、茶坪、四合、和順、仙女等6個村的行政區域,鎮政府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