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棗巷社區 | 隸屬:棗巷鎮 |
區劃代碼:341126113001 | 代碼前6位:341126 |
行政區域:安徽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皖M |
長途區號:0550 | 郵政編碼:239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因古時此地盛產紅棗,且村民聚居于淮河南岸,住房呈棗形,后形成村巷,得名棗巷,又因其為社區村委會駐地,故得名棗巷社區居委會。
基本介紹:
棗巷社區是原棗巷村和花園村在2008年三月村級區劃調整后合并成立的,現有18個村民小組,農戶1278戶,總人口5027人,是現在棗巷鎮轄區內最大的的行政村;共有耕地面積5572畝,轄區物產豐富,有品種眾多的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畜禽生產發展勢頭良好,目前轄區內有較大規模的養豬協會,水泥預制品廠,青壯年多以外出務工經商為主來帶動本村經濟的發展.
棗巷社區與老巨村、觀音堂村、張王村、車楊村、花園湖村、牌坊村、黃咀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棗巷社區入選2019年度安徽省森林村莊。
歷史沿革:
1958年屬黃灣人民公社;1961年6月劃建板橋區棗巷人民公社,棗巷、花園兩個大隊屬之;1982年公社改鄉,大隊改村,置棗巷鄉,改置棗巷、花園兩村;1992年隨棗巷鄉與漁業鄉合并至棗樹漁業鄉;1993年隨原棗巷鄉劃出;2007年棗巷鄉改鎮建制,兩村屬之;2008年村級區劃調整,花園、棗巷兩村合并,隸屬不變。
周邊相關:
棗巷社區附近有明皇陵景區、明中都皇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小崗村鄉村旅游區(小崗村舊址)、鳳陽韭山洞、鳳陽狼巷迷谷景區、鳳陽龍興寺等旅游景點,有鳳陽貢米、鳳陽花生、鳳陽御膳芝麻油、御膳麻油、鳳陽藤茶、鳳陽釀豆腐等特產,有鳳陽花鼓、鳳陽民歌、鳳畫、樓西回民鑼鼓、鳳陽花鼓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