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山鎮 | 隸屬:諸暨市 |
區劃代碼:330681116 | 代碼前6位:3306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5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7萬人 |
人口密度:約19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高城頭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古時候有個高城公居此,故名高城頭。2004年10月鴻村址與解放村并入本村。…[詳細] |
邊村村 | ~207 | 村莊 | 邊村村位于同山鎮西面2公里處,轄3個自然村,總面積3.5平方公里,共有15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78人,黨員85人,耕地面積341.8畝,區位及交通優…[詳細] |
唐仁村 | ~215 | 村莊 | 唐仁村位于距集鎮1公里,由原唐仁村、殿前村兩個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積4.1平方公里,全村現有農戶838戶,人口2389人,共分16個村民小組,勞動力…[詳細] |
麗塢底村 | ~226 | 村莊 | 因村坐落在山塢里,以前梨樹較多,故名梨塢底。為書寫方便改為里塢底,后由本村革命志士壽松濤提議,把里塢底建設成美麗的山塢,改名麗塢底。…[詳細] |
吉水坑村 | ~235 | 村莊 | 祖先由界牌宣村麻車遷居此地。居地有兩條山溪流入,溪上各有一處石巖,滴水較多,故取名滴水坑,抗日戰爭前夕,地下黨員郭任民來村教書,提議改名“吉水坑”。…[詳細] |
布谷村 | ~239 | 村莊 | 村在布谷嶺下,故名。1950年為宅基村,屬正源鄉。1956年為宅基高級社,屬同山鄉。1961年為宅基大隊,屬同山公社。1964年改名布谷大隊。1983…[詳細] |
王沙溪村 | ~240 | 村莊 | 宋時,王氏祖先遷入沙灘居住,稱村名為王沙溪。…[詳細] |
西源村 | ~241 | 村莊 | 西源村坐落于棗樹灣,位于同山西源公路天門水庫到棗樹,交通狀況方便。西源行政村由四個小自然村合并而成,共865戶,人口2420人。村黨支部、村委會不斷解…[詳細] |
南源村 | ~242 | 村莊 | 南源村位于同山鎮的西南部,與浦江縣西部隔山相望,由張塢底、邵家山、板橋三個自然村組成,轄區406戶,共1098人口。村內道路全部水泥硬化,各自然村都設…[詳細] |
中源村 | ~244 | 村莊 | 中源村有4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農戶512戶,人口1437人,區域面積4平方公里。經營糧食,種植櫻桃、枇杷等傳統水果,建立提子基地一個,工業園區一個,村內…[詳細] |
同興村 | ~245 | 村莊 | 同興村坐落于同山西南方,交通狀況方便。同興行政村由三個小自然村合并而成,共297戶,人口930人。村黨支部、村委會不斷解放思想,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奮…[詳細] |
三新村 | ~247 | 村莊 | 三新村現有農戶285戶,人口805人。三新村不斷加大農業扶持力度,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效益農業,努力向特色農業要效益。以經營糧食種植,櫻桃、枇杷…[詳細] |
綠劍村 | ~248 | 村莊 | 綠劍村位于同山鎮南部約三公里處,由原古竹村、周都村、王家大門村3個自然村合并,全村總戶數631戶,人口1708人,分11個村民小組,有黨員74人。耕地…[詳細] |
臨江村 | ~249 | 村莊 | 臨江村位于同山鎮東南方約5公里處,由原界牌宣村、巖豐村合并而成,分5個村民組,391戶,總人口1131人,村區域面積3.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4.1…[詳細] |
地名由來:
高城頭村相距1公里的西北面有兩座山。一座叫寺山灣后山,一座叫唐仁后山,每座山各有三個山峰(亦稱六峰),遠眺兩山形同,故名同山。
基本介紹:
同山鎮位于諸暨市西南部,屬山區鎮鄉,南、西與浦江縣相連,距市區中心35公里。2001年,鎮域面積55平方公里,轄40個行政村,總戶數8348戶,人口23902人,其中非農人口628人,耕地面積9469畝,工農業總產值78198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8184萬元,其中第一產值5059萬元,第二產值10140萬元,第三產值2985萬元,財政收入591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00元。
同山鎮有工業企業10家,其中500萬元以上企業6家,市級苗子企業1家。工業主要涉及服裝、紡織、玩具、食品、化工等行業,當年稅收超50萬元的企業3家,其中超500萬元的企業1家。2001年建立了里壽、布谷、沈宅等6個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同山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同山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1年1月,浙江省關注森林組織委員會命名同山鎮為“2020年度浙江省森林城鎮”。
2019年1月,同山鎮被認定為2018年度浙江省美麗鄉村示范鄉鎮。
文化旅游:
湯江巖是浣江五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在諸暨市西南,與斗巖景區相距不足10公里,因景區世居湯姓,浦陽江流經段稱湯江,江邊山林巾屹立的摩天巨巖,也就稱湯江巖。湯江巖景區面積14平方公
邊村祠堂位于浙江諸暨市同山鎮邊村。據《重建大宗祠碑記》銘文記載,該祠始建于清丙申、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建成。它是由門廳、戲臺、看樓、正廳,后廳構成的一座
歷史沿革:
1950年分為南源、六峰、正源、同山四鄉。
1958年四鄉合并為同山管理區。
1961年為同山公社。
1983年改為同山鄉,并析置王沙溪、邊村兩鄉。
1988年10月撤鄉建同山鎮。
1992年5月王沙溪、邊村兩鄉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