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陳宅鎮 | 隸屬:諸暨市 |
區劃代碼:330681120 | 代碼前6位:3306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轄區面積:約78.9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252人 |
人口密度:約11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陳宅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陳宅村位于鎮中心,是陳宅鎮人民政府的駐地。由陳宅、方家兩個自然村組成,諸永高速雙省道穿村而過,交通十分便捷。全村2506人,占全鎮人口七分之一。982…[詳細] |
湖田村 | ~219 | 村莊 | 陳宅鎮湖田村地處諸暨市東南部,距諸暨市區25公里,省道諸東線穿村而過,諸永高速公路在村區設有互通口,交通便捷,區位優越。2006年9月份經過行政村撤并…[詳細] |
大羅村 | ~228 | 村莊 | 大羅村位于陳宅鎮東北部,諸東公路沿村經過,距永金高速陳宅互通口僅2公里,交通便捷。距諸暨市區25公里,距陳宅鎮政府2公里,由原大羅、周宅二個自然村合并…[詳細] |
東蔡村 | ~229 | 鎮鄉結合區 | 東蔡村位于陳宅鎮東面,是永金高速陳宅互通口出口處,交通便捷。距諸暨市區28公里,距陳宅鎮政府1公里,由原東蔡、羨塘、大坑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區域面積6…[詳細] |
楓樹頭村 | ~235 | 村莊 | 楓樹頭村位于陳宅鎮東南部,南面與東陽市交界。距諸暨市區37公里,距陳宅鎮政府10公里,由原楓山、高田、南莊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區域面積4.83平方公里…[詳細] |
綠化村 | ~236 | 村莊 | 綠化村位于陳宅鎮東南部,由擂鼓山、陳川二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鎮5公里,諸東公路、諸永高速從村中穿過,全村總戶有535戶,總人口1239人,黨員44名,…[詳細] |
開化村 | ~237 | 村莊 | 開化村位于陳宅鎮東部,北與東白湖鎮毗鄰,東靠東白山峰,與嵊州相連,距陳宅鎮政府所在地10公里,距東陽市40公里、璜山鎮20公里,與諸(暨)永(嘉)高速…[詳細] |
石壁湖村 | ~238 | 村莊 | 石壁湖村位于陳宅鎮南部,由石壁腳、新聯、理家三個村合并而成,全村478戶,1036人,黨員49名,面積105平方公里,水田569.31畝,旱地92畝,…[詳細] |
棠里塢村 | ~239 | 村莊 |
棠里塢村位于陳宅鎮西北部,村東面諸東公路沿線經過,距永金高速陳宅互通口3公里,交通便捷。距諸暨市區24公里,距陳宅鎮政府3公里,由原巖頭下、棠里、…[詳細] |
東升村 | ~240 | 村莊 | 東升村位于陳宅鎮北部,交通便捷,諸東公路沿村經過,到永金高速陳宅互通口僅3公里。距諸暨市區24公里,距陳宅鎮政府3公里,由原呂村、沙塔、茅嶺三個自然村…[詳細] |
巽迪陳村 | ~241 | 村莊 | 巽迪陳村由巽溪、迪宅塢、陳卜塢三個自然村合并而成,距鎮2.5公里,全村共1424人,506戶,黨員70人,面積6.825平方公里,水田934.20畝,…[詳細] |
地名由來:
元末,陳姓從嵊縣遷此,先名西山莊,后因陳姓首居而稱陳宅。以駐地陳宅村得名。
基本介紹:
陳宅鎮地處諸暨東南部,距市區中心25公里,省道諸東線穿鎮而過,交通便捷;正常水面330畝、總庫容1.027億立方米的省大型水庫----石壁水庫在其境內。陳宅鎮轄34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有7296戶,21249人。總面積78.93平方公里,山林91279畝,耕地11930畝。現有企業886家,其中年產值在1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8家,以服裝、建材、紡織業為主。2001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6250萬元,國內生產總值12187萬元,其中第一產值2853萬元,第二產值6606萬元,第三產值272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4578元。
陳宅鎮素有“服裝之鄉”、“建材之鄉”之稱。服裝業起步較早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陳宅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陳宅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文化旅游:
石壁腳古建筑群位于諸暨市陳宅鎮,為明、清時期古建筑。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石壁腳古建筑群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50年,為開一、開二、開四、開五鄉;1956年,為綠化鄉、和平鄉;1961年,為石壁、綠化公社;1983年,改為鄉建制;1992年5月,撤綠化鄉并入石壁鄉;1996年11月,撤石壁鄉建陳宅鎮。
產品名稱:楓橋香榧 產品產地:浙江省紹興市諸暨香榧 產品特性:殼薄、仁滿、香酥、味美。 產品成分:蛋白質、糖份及氨基酸。 產品功效:化痰、止咳、潤肺、驅蟲、通便、解積、強身等療效。 產品簡介:香榧是我
竹編是諸暨傳統手工藝產品。工匠藝人們用當地盛產的各種竹子,用巧手妙法編織成各種工藝品,具有造型美觀、編織精巧、牢固使用的優點。諸暨竹編有著悠久的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考古專家在諸暨陳宅鎮沙塔村南側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