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上水碶村 | 隸屬:洞橋鎮 |
區劃代碼:330203104204 | 代碼前6位:330203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南塘河碶閘,名上水碶,是它山堰水利工程一部分,村以碶得名。
基本介紹:
上水矸村位于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洞橋鎮東首,與寧波、奉化二城區各距10公里的中心點,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34省道、荷曉公路穿村而過且交接于村域內。甬金高速位于其北,櫟社機場即在其左,鄞西主要水線鄞江、南塘河貫穿村內,著名的排洪水利工程它山堰配套工程烏金碶(俗名上水矸)坐落于,故得村名上水矸村。上水矸行政村由上水矸、荷花池頭、橋頭王三個自然村組成,地理環境優越,水陸空交通便捷。
全村共有300戶人家,746人口,村集體可支配收入1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4800元。近年來,村黨支部帶領廣大干部群眾,以"村強、民富、村莊美、風尚好"為建設目標,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
烏金碶位于海曙區洞橋鎮上水碶村東側,唐太和年間由鄞令王元瑋所建,宋元祐六年(1091)重修,嘉定十四年(1221)又修,民國十三年(1924)邑紳朱炳蕃、張傳保又出資對其進行了修繕。現存碶長
歷史沿革:
宋時形成聚落至清末屬章遠鄉。
1946年9月屬章遠鄉。
1949年5月后建村。
1950年5月屬馬湖鄉。
1954年10月為聯勝高級社。
1956年隸寧鋒鄉。
1958年10月為鄞江公社火箭大隊(管理區)繁榮耕作隊(與王家橋合并)。
1968年為紅峰大隊。
1983年6月政社分設,鄞縣公社改為鄉村,上水碶生產大隊隨之改為上水碶行政村,屬洞橋鄉。
1998年為洞橋鎮,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上水碶村附近有烏金碶、天一閣·月湖景區、天一閣博物院、寧波月湖公園、海曙樓(寧波鼓樓)、賀秘監祠等旅游景點,有寧波湯團、古林藺草、寧波刺繡、苔菜拖黃魚、鄞西草席、彩熘全黃魚等特產,有四明南詞、天一閣古籍修復技藝、壽全齋中藥文化、寧波菜烹飪技藝(東福園寧波菜烹飪技藝)、寧波湯團制作技藝、宋氏婦科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