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廿八都村 | 隸屬:崇仁鎮 |
區劃代碼:330683102332 | 代碼前6位:330683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宋徽宗年間,張姓先祖從寧海遷此定居。宋朝王安石變法時,全縣劃為56個都,此村被劃為第28個都,故名廿八都。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北宋臨川人(今江西東鄉上池村人)。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改革家。北宋帝國首相、新黨領袖。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 王安石詳細信息++
基本介紹:
四五村共計村民1688人,共分31個小組,667戶,勞動力996人,耕地總面積1157.7畝,其中水田1072.8畝,旱地84.9畝,園地217畝,林地141畝,漁業養殖8畝;村集體總收入25.45萬元,人均收入9655元/年,資產總額177萬元,負債6.7萬元;全村共計1659人參加醫療保險,18人被評為低保對象。
廿八都村與應桂巖村、七八村、湖蔭村、范村村、溪灘村、嶺頭山村、杏花村、廣利村、安江村、街東社區、溫泉湖村、街西社區、富潤社區、崇仁九十村相鄰。
位于崇仁鎮廿八都村。廟始建于南宋乾道間。明萬歷年間加建戲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里人集資重建。民國17年(1928年)重修。大殿兩進,建有儀門、古戲臺(萬年臺),大殿兩側置有配殿,
歷史沿革:
原升高公社和升二、升三、升四大隊駐地,2007年由升二、升三、升四、石塘嶺、塘崗合并成廿八都村。
周邊相關:
廿八都村附近有南山風景名勝區、百丈飛瀑、剡溪漂流旅游區、十八都江風景旅游區、嵊州馬寅初故居、崇仁古鎮(崇仁千年古鎮)等旅游景點,有嵊州香榧、嵊州桃形李、嵊州珠茶、嵊州領帶、越鄉龍井、嵊州竹編等特產,有越劇、嵊州吹打、黃澤戲劇服裝制作技藝、劉阮傳說、嵊州城隍廟建筑技藝、舜王廟會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