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回龍村 | 隸屬:黃家埠鎮 |
區劃代碼:330281101202 | 代碼前6位:3302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以境內回龍寺、回龍橋得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回龍村上榜。
2022年11月,回龍村被確定為2022年浙江省電子商務示范村。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回龍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回龍村的老年人都聽說過丹書學堂,丹書學堂位于樟樹下回龍橋北面。建成于1908年,是清末上海瑞生洋行買辦、三品候補知府何丹書興辦的。何丹書是回龍人氏,讀書不多,從擺水果攤子起步, 到買賣軍火發家。為了讓家鄉兒童不再像自己一樣,從小因缺少文化而抱憾終生,出資興建了丹書學堂。學堂有120畝校田,開始時候,學堂實行學費全免,有校田的租金收益維持日常開支,同時,對何姓優秀畢業生可以免費安排工作。到1936年左右,學堂開始收取學費,一般為兩斗到四斗米一學期。學校教育采取復式教育。丹書學堂大門朝東,校門上方上懸一匾,-“丹書學堂”四個大字,據傳:進學堂門廳有一屏風,旁立有一牌,上寫“民眾問字處”,據說此處專
位于黃家埠鎮回龍村。為清代民居建筑。整座宅院坐北朝南,沿中軸線由南往北依次為磚石門廳、石墻門、主樓,主樓兩邊各有翼樓。門廳為五開間,八字墻門。主樓為三開間,翼樓各分二開間。該宅的花格門窗和石
歷史沿革:
1949年回龍、西華、后江橋、回楊、楊岙分別為中河鄉八、九、十保。
1950年回龍、西華、回楊為杏山鄉二、三、四村,后江橋、楊岙為高橋鄉五村。
1956年以上五村為中河鄉回龍、回楊、高橋高級社。
1961年為回龍公社回龍、西華、后江橋、回楊、楊岙大隊。
1983年為回龍鄉回龍、西華、后江橋、回楊、楊岙村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擴鎮后,改名為黃家埠鎮回龍、西華、后江橋、回楊、楊岙村村民委員會。
2001年4
周邊相關:
回龍村附近有前河頭徐家、河姆渡遺址、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黃賢森林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余姚楊梅、余姚榨菜、余姚咸蛋、余姚皮蛋、余姚茭白、余姚甲魚等特產,有余姚剪紙、四明內家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藝、余姚草編技藝、胡氏中醫外科、余姚筍干菜腌制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寧波市·余姚市·黃家埠鎮·回龍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