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后朱村 | 隸屬:大嵐鎮 |
區劃代碼:330281115210 | 代碼前6位:3302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姓得名,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寧波市民政局確認后朱村為第四批寧波市完善型農村社區。
基本介紹:
[村情風貌]大嵐鎮后朱村地處鎮北首,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村因多數人姓朱而得名。村東接上馬村,南臨雅莊村,西連大嵐村,北至鹿亭鄉。現村區域面積5平方公里。山林面積3114畝,糧田515畝,優質茶園600畝,竹筍兩用山520畝,花卉450畝。全村就一個自然村,分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287戶,人口867人。2005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96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1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51元。地貌為高山臺地,平原少,村莊高底錯錯落,多為黃泥土,一條小溪穿村而過。
[村史沿革]0開始,后朱村分為上下兩個大隊,上村叫高豐大隊,下村叫紅光大隊。1967年合并稱后朱大隊,現為后朱村。1983年
朱家一本堂位于余姚市大嵐鎮后朱村自然村,民國二十四(1935)年建。祠堂坐西朝東,由戲臺,大廳等組成朱家一本堂建筑構造完整,雕刻保存較好,體現山區民國祠堂建筑之特點,具有一定價值。2014年
歷史沿革:
1949年初為南嵐鄉十一保。
1950年為大嵐鄉五村,1956年為高峰高級社。
1961年為大嵐公社后朱大隊,1966年改為高豐大隊。
1969年復名為后朱大隊。
1983年政社分設為大嵐鄉后朱村村民委員會。
1989年大嵐鄉改名為大嵐鎮,改為大嵐鎮后朱村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后朱村附近有朱家一本堂、河姆渡遺址、天下玉苑、丹山赤水、浙東抗日根據地舊址、黃賢森林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余姚楊梅、余姚榨菜、余姚咸蛋、余姚皮蛋、余姚茭白、余姚甲魚等特產,有余姚剪紙、四明內家拳、余姚土布制作技藝、余姚草編技藝、胡氏中醫外科、余姚筍干菜腌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