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筧川村 | 隸屬:新建鎮 |
區劃代碼:331122102305 | 代碼前6位:33112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昔其地從溪流“塔地潭”中接有三條水筧引水,故名。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筧川村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
2023年3月,筧川村入選浙江省第三批未來鄉村創建村名單。
2023年1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鄉村振興局將筧川村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筧川村上榜。
2021年12月,筧川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筧川村榜上有名。
2021年2月,浙江林業局公布2020年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筧川村上榜。
2020年12月,筧川村入圍第一批浙江省商貿發展示范村名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筧川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筧川村又名筧頭村,座落于新建鎮的東面,東到馬渡村,南到和源村,西至新建村,北至永康山。村寬地闊,地理環境優越。2011年行政村規模調整后與前朱村合并,因筧川村歷史悠久,經濟雄厚,名聲較好,故延用筧川村作為村名。全村胡、施、丁、朱姓占多數,多為漢族,其中有少數幾人為少數民族,全村4833人,共有30個小組,轄筧川中心村、坑塘庵、下庵山、芝麻塘庵、五業場、湯湖庵、前朱、后山沿8個自然村。原來的西源自然村20多人因交通等原因于2009年搬遷,現已廢除。耕地2129畝,多種糧食作物,或作為香菇田使用。筧川香菇在縉云縣乃至麗水都是有名的,在村頭還建有香菇市場,方便菇農交易。
有史可證,筧川村已有
歷史沿革:
解放后為筧川行政村,屬新東鄉。
1956年屬東川鄉。
1958年為筧川生產隊,屬東川管理區。
1961年建立筧川大隊,屬東川公社。
1984年屬筧川村民委員會,駐地筧川村,屬東川鄉。
1992年5月撤擴并后,改屬新建鎮至今。
2011年行政村規模調整與前朱村合并,稱筧川村,屬新建鎮至今。
周邊相關:
筧川村附近有仙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河陽古民居、縉云縣博物館、縉云閣、鐵城、朱潭山等旅游景點,有縉云黃花菜、縉云茭白、縉云土面、縉云黃茶、縉云麻鴨、仙都筍峰茶等特產,有上宕功夫、河陽古民居營建技藝、縉云燒餅制作技藝、廟會(張山寨七七會)、黃帝祭典(縉云軒轅祭典)、縉云迎羅漢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新建鎮·筧川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