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碧虞村 | 隸屬:新碧街道 |
區劃代碼:331122002210 | 代碼前6位:33112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與黃碧街村毗鄰,多姓虞,故名黃碧虞。
基本介紹:
碧虞村坐落于縉云工業園區,緊靠新碧農管處的行政中心以及工業園區管委會,地理區位優勢明顯。碧虞村現有526戶村民居住生活,總人口1417,山林面積約3237畝,田地約600畝,其中金剛寺水庫是碧虞境內最大的水庫,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裨益。目前村民主要的姓氏基本維持了原先的虞氏。村民現今主要的收入來自打工經商,平均收入約為5100元。碧虞村的村民并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正在新任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積極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生產力,同時也比以往更加注重環境效應,積極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進軍。
碧虞村與下小溪村、姓尚村、黃碧村、馬渡村、新康村、福康村、三都村、宅基村、新西村、黃碧街村、新南村、上小溪村相鄰。
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黃碧虞行政村,屬碧虞鄉;1956年屬新碧鄉;1958年為碧虞生產隊,屬新碧管理區;1961年建立碧虞大隊,屬新碧公社;1984年為碧虞村民委員會,屬新碧鄉;1992年撤擴并后,改屬新碧鎮;2008年全縣行政區域調整,屬五云鎮新碧農管處。
2010年行政村調整之后改名為黃碧虞村,屬五云鎮新碧農管處。
村委會駐地黃碧虞村,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碧虞村附近有仙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河陽古民居、縉云縣博物館、縉云閣、鐵城、朱潭山等旅游景點,有縉云黃花菜、縉云茭白、縉云土面、縉云黃茶、縉云麻鴨、仙都筍峰茶等特產,有上宕功夫、河陽古民居營建技藝、縉云燒餅制作技藝、廟會(張山寨七七會)、黃帝祭典(縉云軒轅祭典)、縉云迎羅漢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