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常社區 | 隸屬:五常街道 |
區劃代碼:330110005007 | 代碼前6位:330110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五常港,長五里,原可通航。又名五尚,據說自明朝開始,此地曾出過五位尚書,后方音轉為“五常”。以境內五常港而得名。
基本介紹:
五常社區地處杭州西溪腹地,東臨國家西溪濕地公園,南至天目山延伸路,西靠荊豐社區,北至京杭大運河。總面積約4.7平方公里。有農戶1055戶,人口4800余人。區域內道路縱橫交錯,水網密布,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杭州繞城高速公路縱貫社區南北,文一西路、文二西路、天南至天目山延伸路,西靠荊豐社區,北至京杭大運河。總面積約目山延伸路橫穿社區東西,是通往杭州主城區的三扇“大門”,和主城區零距離接軌。我社區居民經濟收入以二、三產業為主,農業生產為輔。擁有柿子、春筍、四大家魚、甲魚等一批農特產。是典型的城郊型經濟社區。
我社區領導班子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機遇,
歷史沿革:
1984年3月由五常水產、斷橋、金家塘、源誼等4個大隊分別改建范家、斷橋、金家塘、源誼4個行政村,2003年9月村規模調整時合并為五常村,2008年6月撤村建居。
周邊相關:
五常社區附近有徑山、超山、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杭州山溝溝景區、雙溪竹海、杭州·江南慢村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塘棲枇杷、余杭徑山茶、鸕鳥蜜梨、黃湖白殼哺雞筍、中泰竹笛、雙橋生態鱉等特產,有余杭滾燈、亭趾馬燈、端午節(五常龍舟勝會)、五常十八般武藝、余杭清水絲綿制作技藝、徑山茶宴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