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攢宮村 | 隸屬:皋埠街道 |
區劃代碼:330602013202 | 代碼前6位:3306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攢宮也稱拈宮,從公元前21世紀宋朝立國,至1911年滿清政府滅亡的諸多個王朝中,與紹興關系最為密切的除了土生土長的越國外,當數南宋王朝了,在南宋立國的153年中,先在紹興建立行宮,接著宋高宗取""紹弈世之宏休,興百年之丕緒""之意,改元為紹興,升越州為紹興府,繼而將紹興列為陪都。當哲宗孟太后在紹興駕崩后,又選定會稽上皇山(又名寶山)作為孟太后靈柩的攢殯之地。""攢宮""之名由此而得。
基本介紹:
攢宮村
攢宮村位于皋埠鎮南部,毗鄰牌口村、上樊公路,屬半山區行政村,全村總戶數421戶,人口1245人,山林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自2007年4月份被區政府列入新農村建設“整治村”以來,攢宮村兩委會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在村莊環境整治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先后獲得“越城區衛生村”、“紹興市衛生村”、“二00七年度皋埠鎮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紹興市環境整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攢宮村與皇埠村、牌口村、下堡村、上蔣村、東楊灣村、前孟葑村、吼山村、藕涇村、新橋村、樊江村、集體村、東湖村、獨樹村、塘下趙村相鄰。
歷史沿革:
攢宮村與紹興城的歷史相仿,據《越絕書》記載,越王勾踐曾在此畜犬獵鹿,臥薪嘗膽,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另據史記載,宋六陵位于“會稽縣東南三十里,舊名寶山,一名上皋山,今謂之攢宮山”。
1954年成立初級社;1957年成立高級社;1959年成立生產大隊;1984年轉為村民委員會。
周邊相關:
攢宮村附近有魯迅故里風景區、沈園、會稽山大禹陵、紹興東湖、紹興周恩來紀念館、諸葛仙山景區等旅游景點,有紹興麻鴨、清燉越雞、柯橋豆腐干、孟大茂香糕、紹興母子醬油、小洋生花生等特產,有紹興童謠、大禹祭典、紹興銅雕、王星記扇、紹興靈芝廟會、紹興謎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