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金西村 | 隸屬:蜀山街道 |
區劃代碼:330109003223 | 代碼前6位:330109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以村中金氏所建的金西橋得名。
基本介紹:
金西村形成及建制已有千年歷史,位于蕭山城區西南郊,石巖山南麓,距城區約5公里,西與湘湖農場毗鄰。全村面積約2.3平方公里,8個自然村,共有農戶659戶,總人口2302人。耕地1307畝,圍墾土地226畝,山林1226畝,水面135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生產區。21世紀,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已初步建立花卉苗木、山林水果、水產養殖等一批特色主導產業,并向“效益型、規模型”現代農業模式發展。
金西村西瀕湘湖,北靠石巖山,境內河網密布,田野花木蔥蘢,風景秀麗。石巖山巍峨峻峭,雄踞錢塘江之濱,鳥瞰湘湖,登高遠眺旖旎風光,令人心曠神怡,“石巖秋望”為蕭山八大景之一。石巖山巔建有先照寺(南宋紹興年
一覽亭為蕭山名勝,明嘉靖十年(1531)由郡守洪珠建造。近望湘湖,遠眺錢江,人稱“石巖望秋”,為原湘湖八景之一。清乾嘉年間此處為文人會聚吟詩之地。其時詩人湯金釗曾留有詩句:“巖下僧歸云乍截,
歷史沿革:
相傳村民中金姓,祖籍義烏,后遷居許賢北塢,分支到此定居;20世紀30年代屬一都十二圖。
1949年5月后屬石巖鄉;1953年4月組織健康等4個農業社;1957年2月合并為聯合農業社;公社化中稱金西大隊,先后屬城南公社和石巖公社;1984年6月為金西村,屬石巖鄉;2001年7月后屬蜀山街道。
周邊相關:
金西村附近有一覽亭、杭州極地海洋世界、杭州東方文化園、湘湖旅游度假區、杭州樂園、浙旅院國際教育旅游體驗區等旅游景點,有蕭山蘿卜干、蕭山青梅、蕭山甲魚、蕭山白對蝦、王太守八寶豆腐、蕭山雞等特產,有蕭山花邊制作技藝、元宵節(河上龍燈勝會)、蕭山翻九樓、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