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石橋社區 | 隸屬:石橋街道 |
區劃代碼:330105019003 | 代碼前6位:330105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因境內桃花漾上有石橋而得名。石橋,正名“古通濟橋”,建于明嘉靖年間,橋基因直接砌筑于地下巖石之上,故俗名“石橋”。
基本介紹:
石橋社區位于杭州市城區東北端,昔半山南麓之延,舊有寺、庵數其中與半山、黃鶴、皋亭諸山之叢林,同為東南佛國一隅。今轄區縱橫二路(104、320),宣杭鐵路貫穿其中,上塘河在此折北迤東,背壤北景園,位置險殊、交通發達,自古乃杭州東北水陸咽喉,又以橫跨域內桃花漾上,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的古通濟橋而名于杭城,因橋基為半山山腳巖脈,直接以石砌筑,故俗稱石橋。然以石橋為地名由來已久,今石橋街道、石橋社區乃至前石橋鎮皆以此為名,現與轄區另一橋歡喜永寧橋同屬市級文保單位。
社區現總面積1.8平方千米,綠地面積7.3萬平方米,域澤三河二湖一漾(康家河、石橋河、細港、南大湖、北大湖、桃花
文化旅游:
古通濟橋古通濟橋位于下城區北部,石橋街道東北。建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5),橋基為半山山腳巖石,直接以石砌筑,故稱石橋。原名古通濟橋,拱形,長13.1米,寬2.3米,高3.7米。橋碑銘詩敘
歡喜永寧橋年代為清代,位于石橋鎮石橋村。原名李王橋,橫跨上塘河,系單孔拱形石橋。長47米,寬6.5米,高7.5米,橋棟上安有石獅8只,原名為里王橋,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據《杭州
歷史沿革:
原為石橋村,2005年6月撤村建社區,村名沿用。
周邊相關:
石橋社區附近有杭州通濟橋、歡喜永寧橋、京杭大運河杭州段(運河景區)、杭州鳳凰寺、新天地活力街區、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等旅游景點,有杭州絲綢、張小泉剪刀、南宋定勝糕、糖桂花、王星記扇子、杭州刺繡等特產,有王星記扇子、農歷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石橋街道·石橋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