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神童門村 | 隸屬:城西街道 |
區劃代碼:331081003202 | 代碼前6位:3310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J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南宋建炎年間,太平范岙村出生了一個神童,叫詹會龍,他小時候聰明過人,五歲時就寫了一首詠石夫人的詩。一時廣為流連當時的高宗皇帝趙構都知道了。一日宋高宗皇帝下旨召見了他。由其父帶領去見皇帝,高宗見他聰明可愛,就命太監端來一盆外省獻來的水果給他們吃,并說:一盆果子,賜五歲之神童,詹會龍不假思索的回答:“三尺草茅,對萬年之天子”,高宗聽后大吃一驚,過了片刻,又出一聯“除夕月無光,點數盞燈,為嫦娥增色”會龍德父親在旁,暗為孩子捏了一把汗,怕他對不出來,只見會龍卻不慌不忙,談笑自若,恰在這時,遠處傳來幾聲龍鳳鼓聲,會龍突然眼前一亮,脫口而出道:“驚蟄雷未響,擊幾聲鼓,代天帝行威。”高宋聽罷大喜,要封他官職,只因年紀過小暫掛虛銜,待日后再供職,數年后等皇上再召,神童已卒。皇上嘆息,在神童故里立“神童門”。從此詹會龍家所在的條街便叫神童門街。
基本介紹:
神童門村地處城西街道西北面,東鄰鑒洋村,南背合岙村,西同碗頭山村一山之隔,北有芷勝莊村。面積約1平方公里余。南北向城市主干道城西大道,東西向陽光大道穿插村中,北興路緊鄰村東,有雙橋河在村北,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城西大道以西地塊被市規劃局初步劃定為高檔住宅區。可以容納一萬多人居住。現有在冊人口1280多人,加上因讀書購房等各種原因外遷的人員,總共人口1400多人。全村經濟目前處于中等水平,隨著城市化的推進,相信神童門村日子會蒸蒸日上。
隨著時代的發展,神童門村經歷了給大家生活帶來重大變化的一些大事;一九七八年全村通電,從此告別了煤油燈時代;一九九七年通上自來水,大家也告別了干旱時半夜排隊挑
神童門貞節坊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城西街道神童門村神童門街。根據坊上官員任職年限推算,建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牌坊四柱三間,高約4.5米,長約7.3米,占地面積約3.3平方米。柱方形,
歷史沿革:
1951年稱高洋鄉第16村;1956年稱高洋鄉紅星社;1960年并入渭川管理區;1961年稱渭川公社神童門大;文革期間稱勝利大隊;1983年稱渭川鄉神童門村;1992年隨鄉并入城關鎮;1993年城關鎮改稱太平鎮,稱太平鎮神童門村;2001年行政區劃調整,稱城西街道神童門村至今。
周邊相關:
神童門村附近有神童門貞節坊、長嶼硐天、東輝公園、溫嶺古井、新河閘橋群、江廈潮汐試驗電站等旅游景點,有溫嶺高橙、溫嶺葡萄、箬橫西瓜、東魁楊梅、糟羹、蛋灌麥餅等特產,有溫嶺海洋剪紙、澤國三月三廟會、溫嶺陳氏船模制作、陳氏微雕、松門白鲞制作技藝、溫嶺工藝草編帽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