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九都村 | 隸屬:南田鎮 |
區劃代碼:330328102238 | 代碼前6位:330328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城鄉分類:鎮中心區 | 分類代碼:121 |
地名由來:
取明清時南田的舊稱“九都”為名。
基本介紹:
九都村基本材料
基本概況
南田鎮九都村是明朝開臣劉伯溫的故里,地處高山平臺,由原南三、南四村合并而成,全村有14個村民小組,1328戶,總人口2861人,其中農業人口2680人,全村農用地面積5487畝,其中耕地1245畝,園地482畝,山林面積3760畝。2011全村年總收入1708萬元,人均收入7625元。
生態環境狀況
南田鎮九都村地處文成縣西北部海拔650米的高山平臺上,是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六福地,古有“大旱不絕收,大水不漂流”之美喻,該地人杰地靈,山青水秀,風景優美,是明朝開國元勛劉伯溫的故里,是南田鎮經濟文化、歷史文化和旅游觀光文化發展較豐富的行政村,又是遠近聞名的長壽村。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九都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2019年12月,九都村被命名為2019年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
文化旅游:
劉兆祥(1906.09—1998.08),字友忠,文成縣南田新宅人。1929年,畢業于上海公學大學政治經濟系,后赴日本內務省警察講習所(現改為警察大學)學習,系該所第一期畢業生。歷任國民黨直
劉璉祠位于文成縣南田鎮九都村舊宅底自然村,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重建于民國三十五年(1946)。坐東北朝西南,由門臺、儀門、南北廂廊、正廳組成合院式磚木結構。門臺磚砌筑,雙落翼式硬山
劉璟故居位于文成縣南田鎮九都村舊宅底自然村,坐東北朝西南,始建于明洪武年間(1368~1398),為劉基次子劉璟的舊宅。現為單體兩層懸山頂木構民居建筑。臺基高于天井0.3米,階沿用長條石鋪設
劉兆祥舊居位于文成縣南田鎮九都村新宅自然村參政路19號,坐東北朝西南,建于民國時期(1912~1949),由門臺、廂房、正廳組成合院式磚木建筑。門臺磚砌仿木構,雙落翼式硬山頂屋面,與兩側塊石
底園省干部訓練團舊址位于文成縣南田鎮九都村底園自然村,坐西北朝東南,建于民國三十年(1941)。由正廳、東北廂房、門臺組成。正廳三開間帶兩披,明間進深四柱九檁,抬梁式結構,五架梁帶前后雙步梁
歷史沿革:
明洪武年間,該地為青田縣的九都,明誠意伯劉伯溫次子劉璟攜侄劉由武陽遷居此地。
建國后,屬文成縣南田區南田鄉轄地。
2004年行政村規模調整時,根據文成縣人民政府駐地,文政發【2004】35號文件指示,由謝塘岸、新宅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
周邊相關:
九都村附近有劉兆祥故居、劉伯溫故里旅游景區、銅鈴山、百丈漈飛云湖景區、月老山、劉兆祥故居等旅游景點,有文成楊梅、文成粉絲、文成貢茶、文成拉面、文成狗肉、兔肉松等特產,有劉伯溫傳說、祭祖習俗(太公祭)、晉南木版年畫、藍夾纈技藝、細紋剪紙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