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泰順建縣前屬平陽歸仁鄉四十都,建縣后至清代分屬六都、七都、八都。
民國24年(1935)今仕陽鎮地設仕陽、雪臨、下東溪、章仙、成林、榅城、萬排、章山、龜伏等鄉,隸屬第三區;民國27年(1938)萬排鄉的上排、下排并入仕陽鄉,雪臨、下東溪二鄉并為雪溪鄉,章仙、成林二鄉并為章成鄉,榅城鄉并入龜伏鄉,萬排、章山二鄉并為萬章鄉;民國35年(1946)萬章、雪溪、萬排三鄉并入仕陽鄉,章成鄉并入龜伏鄉。
解放初今仕陽鎮域設仕陽、雪溪、章成、萬章、龜伏等鄉。
1951年1月雪溪鄉析建矴步、雪臨鄉,章成鄉析建嚴山鄉,龜伏鄉析置后章鄉,萬章鄉分為萬排、章坑2鄉。
1952年仕陽鄉分為仕陽、早陽2鄉,雪溪鄉析置溪坪鄉;章成鄉析建雙林鄉;后章鄉析建董陳鄉;章坑鄉析建雙路鄉;龜伏鄉析建白巖鄉。
1956年嚴山、早陽二鄉并入仕陽鄉,溪坪鄉并入雪溪鄉;雙林鄉并入章成鄉;董陳鄉并入后章鄉;萬排、雙路鄉并入章坑鄉(不久復析建萬排鄉),白巖鄉并入龜伏鄉。
1958年11月實行人民公社體制,上述地域分別改稱仕陽、雪溪、雪臨、章成、后章、萬排、章坑、龜伏等生產大隊,屬仕陽公社,次年生產大隊改為管理區。
1962年公社規模調整,上述管理區分別改為公社,屬仕陽區,1983年龜伏正名為“龜湖”。
1984年5月公社改為鄉,今仕陽鎮域設仕陽、雪溪、雪臨、章成、后章、萬排、章坑、龜伏等鄉,隸屬仕陽區。
1987年5月撤仕陽鄉建仕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