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仕陽鎮 | 隸屬:泰順縣 |
區劃代碼:330329107 | 代碼前6位:330329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C |
長途區號:0577 | 郵政編碼:325000 |
轄區面積:約101.54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44萬人 |
人口密度:約142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中村村氧泉路79號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9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上排社區 | ~002 | 村莊 | 上排村概況
排系古代煉鐵的一種鼓風工具,宋除該地為煉鐵點,有坑曰排坑,因地處排坑上游,上排村由此得名。上排村是鄉政府所在地,海拔640米,總人口15…[詳細] |
溪東村 | ~200 | 鎮中心區 | 溪東村基本情況
仕陽鎮溪東村是仕陽鎮人民政府駐地,由原溪東、嶺坑、苧坑、雙洋、沙丘、石竹后、仕后等7個村合并組建而來,面積11.39平方千米,現…[詳細] |
龜垟村 | ~204 | 村莊 | 龜洋村概況
龜洋行政村位于仕陽鎮中部,村委會駐地龜洋,在鎮人民政府駐地西北4千米處。以村委會駐地龜洋命名。東偏南至溪東村,西偏南鄰垟望村,西南接…[詳細] |
黃碧龍村 | ~205 | 村莊 | 該地草木青翠,山形似龍,多黃土,故名。解放初屬萬章鄉,1952至1958年均屬章坑鄉。1958年建立黃碧龍生產隊,屬仕陽公社章坑生產大隊;1959年2…[詳細] |
龍頭村 | ~209 | 村莊 | 龍頭總人口910人,黨員26個,低收入農戶76戶,五保戶2人,低保戶22人,茶園1200畝,水田430畝,耕地700畝…[詳細] |
橋底村 | ~210 | 村莊 | 橋底畬族村基本工作情況
橋底畬族村位于仕陽鎮政府三公里,全村有12個村民小組,5個自然村。245戶,958人,其中少數民族占全村人口68%,全村有低…[詳細] |
瑞昌村 | ~212 | 村莊 | 瑞昌村位于仕陽鎮南部,村委會駐地瑞昌,距鎮人民政府駐地溪東村西南10公里處。因村委會駐地瑞昌得名。東至茂竹園村,西鄰雙路村,南接福建省,北偏東連黃碧龍…[詳細] |
雙路村 | ~217 | 村莊 | 為通往仕陽及福建福安、福鼎三條古道相交處,原名“岔路口”﹔清光緒年間以二路成雙為佳,改名“雙路口”。…[詳細] |
雙神村 | ~218 | 村莊 | 雙神村概況
雙神村系省重點工程雙澗溪水電站庫區移民村。地處仕陽鎮西北,距鎮政府駐地7公里。東南分別與洋望和董陳2村接壤;西與章榮村相鄰;西北與洋溪的…[詳細] |
翁地村 | ~220 | 村莊 | 此地由翁姓肇基。翁地村解放初屬章成鄉,1951年屬嚴山鄉,1956年屬仕陽鄉。1958年為嚴山生產隊一部分,屬仕陽公社仕陽生產大隊;1959年2月起屬…[詳細] |
董源村 | ~221 | 村莊 | 取董厝與坑源兩村莊名首尾各一字。董源村解放初為董厝、康源2村,屬萬章鄉;1951至1958年屬章坑鄉。1958年二村合建董源生產隊,屬仕陽公社章坑生產…[詳細] |
垟望村 | ~222 | 村莊 | 華姓肇基時為祈興旺取名“陽望”,后以諧音寫作“洋望”,又改成“垟望”。…[詳細] |
裕垟村 | ~224 | 村莊 | 裕洋村基本情況
裕洋村區域面積2.7平方公里,6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238戶,888人,其中常住人口310人;勞動力514個。耕地面積225畝…[詳細] |
趙垟村 | ~225 | 村莊 | 趙洋村概況
一、基本情況趙洋村系仕陽鎮地處較為偏僻的行政村之一,也是仕陽鎮勞務輸出及外出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全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354戶,10…[詳細] |
朝陽村 | ~228 | 村莊 | 朝陽村村情
朝陽村隸屬泰順縣仕陽鎮,距離仕陽鎮政府所在地約1.3公里,北鄰溪東村,隔溪東大溪,南達榮西村,村內的公路向南通往福建,西鄰洋望,東接溪東…[詳細] |
榮西村 | ~229 | 村莊 | 榮西村基本概況
榮西村系仕陽鎮21個行政村之一,于2004年9月由柘頭、坑西兩村合并而成。轄區總面積4.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73戶(其中低保戶23…[詳細] |
嚴山村 | ~230 | 村莊 | 嚴山村由原泉亭、倉樓兩個行政村及上林垟村的八斗自然村合并組成,以村委會駐地所在原大村莊“嚴山”命名。…[詳細] |
下排村 | ~249 | 村莊 | 下排村基本概況
下排村位于仕陽鎮東部,距縣人民政府45公里及鎮人民政府駐地溪東村5公里。東至福建省,西鄰溪東村,南接上排村,北連雪溪鄉。轄后洋、橋頭…[詳細] |
茂竹園村 | ~250 | 村莊 | 茂竹園村基本情況
茂竹園村位于泰順縣境南端,地處浙閩二省三縣交匯處。東聯福建福鼎市,南接福建柘榮縣,西至仕陽鎮,距縣城50公里。面積8.5平方公…[詳細] |
雙林垟村 | ~252 | 村莊 | 上林垟村和林垟村合并,兩村皆有林、垟二字。…[詳細] |
地名由來:
駐地仕陽。仕陽古地名稱“時垟”(見《雍正縣志·復仕洋義渡記》:“仕陽者,時水洋洋也。”),或稱“是垟”。南宋時又名茌陽(地處石人尖之南,故稱“陽”),后雅化稱之為“仕陽”。
基本介紹:
仕陽鎮位于泰順縣南部,東鄰雪溪鄉、萬排鄉,南界福建省柘榮縣,西接龜湖鎮,北靠譽感三魁鎮、垟溪鄉,鎮政府駐地海拔310米,駐地距縣城50公里。隨著礦產業和小水電為主的支柱產業開發與利用,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大膽實踐,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仕陽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2月,仕陽鎮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鄉鎮。
2020年11月,農業農村部認定仕陽鎮為第十批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茶葉)。
2018年12月,仕陽鎮入選第四批溫州市語言文字規范化鄉鎮(街道)。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仕陽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嚴山董家大院俗名“曲巖厝”,位于仕陽鎮嚴山村,由大院、書齋、倉樓三個自然院落以及土樓等附屬建筑組成。整座大院自西至東成一條折線排列。該院落建筑群外觀各自獨立,但其院內又互相聯系,辟有通道連成
仕水矴步,位于仕陽鎮溪東村。修建于清嘉慶年間,架設于仕陽鎮溪東村一段平坦寬闊、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全長144米,共233齒,每齒分高低兩級,高的那級可供肩挑扁擔者或漲水時行走,低的那級可容兩人
董源董氏宗祠(含五圣宮)位于泰順縣仕陽鎮,為清代古建筑。2023年6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董源董氏宗祠(含五圣宮)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貢生楊文璧宅位于仕陽鎮龍頭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清貢生楊文璧宅是泰順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明林一道墓位于仕陽鎮黃碧龍村,年代為明,類別為古墓葬。明林一道墓是泰順縣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明代泰順建縣前屬平陽歸仁鄉四十都,建縣后至清代分屬六都、七都、八都。
民國24年(1935)今仕陽鎮地設仕陽、雪臨、下東溪、章仙、成林、榅城、萬排、章山、龜伏等鄉,隸屬第三區;民國27年(1938)萬排鄉的上排、下排并入仕陽鄉,雪臨、下東溪二鄉并為雪溪鄉,章仙、成林二鄉并為章成鄉,榅城鄉并入龜伏鄉,萬排、章山二鄉并為萬章鄉;民國35年(1946)萬章、雪溪、萬排三鄉并入仕陽鄉,章成鄉并入龜伏鄉。
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