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望松街道 | 隸屬:松陽縣 |
區劃代碼:331124003 | 代碼前6位:331124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轄區面積:約4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34萬人 |
人口密度:約291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0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新望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寓意帶來新的希望,故名。2019年設立新望社區居民委員會。…[詳細] |
六都村 | ~201 | 村莊 | 因村處六都源,故名,六都的都字是宋朝時期的行政編制,等同現在的鄉,當時松陽編為26個都,六都當時按排序為第六個都得名。…[詳細] |
吳弄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望松街道吳弄村建村有600余年歷史,村中粉墻黛瓦相連,古道彎曲幽靜,連綿成片的古民居與周邊古道、古樹、古井、溪流、竹園、學堂、農田和諧共生,融為一體,…[詳細] |
山仁下村 | ~203 | 村莊 | 望松街道山仁下村屬于舊村改造型,總戶數266戶,人口683人,村民小組10個,山林面積355畝,耕地面積525畝,農民人均收入6172元,海拔高度16…[詳細] |
王村村 | ~205 | 鎮鄉結合區 | 望松街道王村村總戶數485戶,人口1201人,村民小組12個,山林面積200畝,耕地面積165畝。…[詳細] |
石門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望松街道石門村總戶數382戶,人口901人,村民小組9個,山林面積832畝,耕地面積273畝。…[詳細] |
烏石下村 | ~209 | 村莊 | 烏石下村距松陽縣城3公里,距望松街道辦事處所在地1公里。全村現有273戶643人,村民小組6個,黨員15名,村兩委班子7人,其中支委會3人,村委會4人…[詳細] |
西河村 | ~210 | 村莊 | 西河村距松陽縣城3公里,距望松街道辦事處所在地1公里。全村現有326戶787人,村民小組14個,黨員39名,村兩委班子8人,其中支委會4人,村委會5人…[詳細] |
五都陽村 | ~217 | 鎮鄉結合區 | 五都陽村地處縣城以北,距縣城3公里,全村共378戶,1017人口,原耕地1300余畝,2003年縣工業區建設征地1000余畝,現有耕地268畝,林地面…[詳細] |
翁村村 | ~218 | 村莊 | 翁村村是全鄉第四大村,共8個自然村,分布地域是全街道最分散的,自然村頭尾相距約3公里。轄區耕地480余畝,茶葉面積705畝,林地面積2814畝,11個…[詳細] |
望松村 | ~220 | 村莊 | 駐地望松。望松村村民委員會由草塔村、烏丼村2個村村民委員會撤銷后設立。…[詳細] |
地名由來:
轄區南端近望松山,故名。
基本介紹:
望松街道位于松陽縣中北部,距縣城3.2千米,東鄰西屏街道,南連葉村鄉、齋坦鄉,西毗古市鎮,北連武義和遂昌縣。街道辦事處駐地烏丼村,1946年為望松鄉。1950年析置四都、王村兩鄉。1956年兩鄉復并望松鄉。1958年改為紅旗公社望松大隊。1964年析置塘后公社。1984年復稱望松鄉。2012年4月19日按照《麗水市人民政府關于松陽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文件,撤銷望松鄉建制改由縣政府直轄,調整后設立望松街道。
望松街道堅持把“轉型升級”作為工業克難發展的重要目標,引導企業項目和生產線向生態環保、科技含量高、規模效益明顯等方向轉型。
望松街道以“建設休閑養生望松”為發展方向,培育和
榮譽排行:
2014年9月,環境保護部授予望松街道2012年—2013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2009年9月,浙江省環境保護廳命名望松街道為第六批浙江省省級生態鄉鎮。
2007年12月,望松街道被浙江省教育廳授予第十一批浙江省教育強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清末屬旌義鄉。
1934年,設峰林、溪沿、茅亭、梓山鄉。
1940年,4鄉合并為臨溪、茅溪鄉。
1944年,分設望松、茅溪鄉。
1946年,置望松鄉。
1950年,分設四都、王村鄉。
1956年,兩鄉合并為望松鄉。
1958年,建立紅旗公社望松大隊。
1964年,分設塘后公社。
1984年,復稱望松鄉。
1998年,劃入四都鄉榔樹村榔陽自然村。
2012年4月,撤銷望松鄉建制,改稱望松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