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同樂村 | 隸屬:浦陽街道 |
區劃代碼:330726003201 | 代碼前6位:330726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D |
長途區號:0575 | 郵政編碼:312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以合作化時同樂高級社得名,因境東有同樂橋命名。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同樂村入選浙江省第三批未來鄉村創建村名單。
2023年1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鄉村振興局將同樂村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19年3月,浙江省林業局公布2018年浙江省“一村萬樹”示范村名單,同樂村上榜。
2019年1月,同樂村入選2018年度浙江省高標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
基本介紹:
同樂村位于浦江縣城的西南部,浦陽鎮至通濟橋水庫公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全村的主要姓氏為石、吳、施,村下設12個生產隊。村總面積15萬平方米,總戶數450戶,總人口數1180人,其中黨員人數40人。村里共有11戶(2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村現有耕地面積650畝,林地面積3200畝。主要農作物為水稻和蔬菜。
一、經濟狀況
2008年同樂村人均年純收入8000元左右,主導產業為工業,其中塑料加工和水晶加工是該村經濟來源的主體;早在1997年同樂村就被評為工業十強村,2000年和2001年又被評為發展工業經濟先進村。到目前為至同樂村已有塑料加工點18戶,水晶加工點11戶,還有4家紡紗廠。
二
歷史沿革:
清朝屬德政鄉五都,解放前屬沉湖鄉,解放初屬楊田鄉。
合作化時建立同樂高級社,屬石馬鄉。
1958年為石馬管理區同樂生產隊,1961年為石馬公社同樂大隊,1983年政社分設后改為村,1992年為浦陽鎮同樂村,2002年為浦陽街道同樂村。
周邊相關:
同樂村附近有神麗峽、仙華山、上山考古遺址博物館、嵩溪古村、官巖山、鄭宅鎮等旅游景點,有浦江桃形李、浦江葡萄、米篩爬、浦江麥稈剪貼、木蓮豆腐、竹葉熏腿等特產,有浦江板凳龍、浦江書畫、浦江亂彈、浦江剪紙、浦江迎會、浦江鄭義門營造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