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柳翠井巷社區 | 隸屬:清波街道 |
區劃代碼:330102001057 | 代碼前6位:3301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社區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西湖游覽志》卷十三:“柳翠井,宋為抱劍營地。相傳紹興間,柳宣教者,尹臨安。……宣教尋亡,遺腹產柳翠,后家事零落,流寓臨安,居抱劍營,柳翠色藝絕倫,遂隸樂籍,然好佛法,喜施與,造橋萬松嶺下,名柳翠橋,鑿井營中,名柳翠井。”巷以井名。
基本介紹:
柳翠井巷社區簡介
柳翠井巷居委會成立于1949年秋天,居委會于2001年1月10日與扇子巷和打銅巷兩個居委會共同合并組建成現在的柳翠井巷社區居委會(原名惠民苑社區),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早成立的居委會之一。社區地域面積0.22平方公里,地處交通便利、商業繁華的市中心,位于清波街道的東部,東起中河路、西鄰中山路御街、南接鼓樓、北至西湖大道。社區內有典型的杭州近現代石庫門建筑源茂里,轄區內南宋御街上至今仍保留著“羊湯飯店”、“狀元館”、“萬源綢莊”等數家“百年老店”,御街兩側還分布著銀行、店鋪、居民等多種歷史建筑類型,既有中國傳統建筑風格,又有仿西方古典和中西合璧式建筑風格,使柳翠井巷社區
榮譽排行:
2021年8月,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公布柳翠井巷社區為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歷史沿革:
1950年,設柳翠井巷、打銅巷、源茂里、保佑坊、元福巷等居民區。
1954年,柳翠井巷居民區更名扇子巷居民區。
1999年,打銅巷、保佑坊、元福巷居民區并入扇子巷、源茂里居民區,2001年,合并為惠民苑社區。
2001年1月10日,惠民苑社區居委會與扇子巷和打銅巷兩個居委會合并組建柳翠井巷社區居委會。
社區居委會駐柳翠井巷55號。
2007年由惠民苑社區更名為柳翠井巷社區。
周邊相關:
柳翠井巷社區附近有清河坊歷史文化景區、皋亭山旅游區、小營·江南紅巷景區、錢學森故居、胡慶余堂博物館、南宋皇城遺址等旅游景點,有杭州絲綢、拆凍鯽魚、杭州醬鴨、杭州貓耳朵、糟燴鞭筍、油燜春筍等特產,有杭幫菜烹飪技藝、杭羅織造技藝、杭州金銀飾藝、方回春堂、張同泰、孔鳳春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清波街道·柳翠井巷社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