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高亭鎮 | 隸屬:岱山縣 |
區劃代碼:330921100 | 代碼前6位:33092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L |
長途區號:0580 | 郵政編碼:316000 |
轄區面積:約52.96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46萬人 |
人口密度:約2164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0個社區、21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沙涂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高亭鎮沙涂社區成立于1981年,位于高亭鎮城區的東南面,東至蓬萊路,南至交通碼頭,西至對港山,北至清泰路蓬萊公園腳下,城區結合,地域分布廣,人口分散,…[詳細] |
安瀾社區 | ~003 | 鎮中心區 | 岱山縣高亭鎮安瀾社區座落于高亭鎮人民路35號,位于老城區中心,東至蓬萊路,西到沿港中路,南以清泰路為界,北到安瀾路。地域跨度1.4平方公里。2003年…[詳細] |
閘口社區 | ~006 | 鎮中心區 | 閘口社區地處縣城西北屬縣鎮村結合處,地域跨度大,范圍廣,人口較分散,現有在冊居民1822戶,在冊人口3895人,有常住人口近萬人,社區現有低保戶9戶1…[詳細] |
育才社區 | ~007 | 鎮中心區 | 高亭鎮育才社區位于縣城區北面,南以長河路為界,東以文化廣場為界與嘉和社區相鄰,東北與大岙一村、二村相接壤,西與閘口社區、閘口一村、閘口二村交接,地域跨…[詳細] |
蓬萊社區 | ~008 | 鎮中心區 | 岱山縣高亭鎮蓬萊社區位于岱山縣城老城區東側,東與東海村交接,南至蓬萊公園山腳,西以蓬萊路為界,北以長河路為界,地域跨度3公里。社區內有縣人民銀行、文化…[詳細] |
蘭亭社區 | ~010 | 鎮中心區 | 浙江省岱山縣高亭鎮蘭亭社區位于縣城的中心地段,2003年9月由原海濱居委和菜市居委合并而成,內有岱山縣一條繁華的安瀾路步行商業街和岱山縣第一農貿市場,…[詳細] |
嘉和社區 | ~011 | 鎮中心區 | 嘉和社區位于岱山縣高亭鎮東南面,東與東海村交接,南以長河路為界,西以文化廣場為界與育才社區相鄰,西北與大岙一村、二村接壤,是一個典型的村居混居、新老結…[詳細] |
竹嶼社區 | ~012 | 鎮中心區 | 高亭鎮竹嶼社區于2011年5月新建,分南北兩區,北區東臨大海,西以衢山大道為界,與東海村接壤,南至星河路,北接縣政府行政中心。轄區內有浪琴花園、華楓花…[詳細] |
山外社區 | ~013 | 鎮鄉結合區 | 山外社區位于高亭鎮東南端,背靠山巒,面朝港口,是一個以海洋捕撈為主的純漁業村,并且座落在高亭客運中心附近,交通十分便捷。全村劃分為7個片區,總戶數11…[詳細] |
浪激渚社區 | ~014 | 鎮鄉結合區 | 浪激渚社區地處岱山本島南部,城郊接合處,東起陸軍水兵碼頭,西連經濟開發區,南臨高亭港,北靠磨心山。海岸線全長6公里,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社區成立于…[詳細] |
大岙二村 | ~201 | 鎮鄉結合區 | 高亭鎮大岙二社區地處高亭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高亭政治、經濟、交通、文化、教育中心地,全村現有人口1190人,總戶數593戶,勞動力829人;土地面積9…[詳細] |
閘口二村 | ~202 | 鎮鄉結合區 | 閘口二社區位于高亭城區西部,背靠摩星山麓,東至育才路,南臨濱港路,西與浪激咀接壤,有四個自然區岙組成(閘口、岙里頭、海口、冷岙),全村總面積2.5平方…[詳細] |
大峧山村 | ~204 | 特殊區域 | 大峧山村位于高亭鎮的南面,是一個懸水小島,面積1.8平方公里,以灘涂養殖為主,運輸業為輔的農業村。全村總戶數212戶、總人口490人,選民約445人,…[詳細] |
東海村 | ~206 | 鎮鄉結合區 | 東海社區(原名廟后村)位于岱山東南端,東臨竹嶼港,南至義火寺山麓直落,西面與大岙一村接壤,北面與南峰相連。有四個山岙,(即栲岙、長岙、邵家岙、夏家岙等…[詳細] |
大岙一村 | ~207 | 鎮鄉結合區 | 大岙一社區地處縣城北部,東鄰東海社區,西連育才路,南接文化廣場、嘉和社區,北座岱山風景區磨心嶺,是一個以海洋捕撈為主的純漁業村,全村現有船只14艘,有…[詳細] |
閘口一村 | ~208 | 鎮鄉結合區 | 高亭鎮閘口一社區村民委員會(簡稱閘口一社區),位于高亭鎮政府西1公里處,東起岱山中學,西至冷岙,北靠磨星山,南臨高亭港,是由何家岙、里閘口、外閘口、翁…[詳細] |
小蒲門村 | ~210 | 鎮鄉結合區 | 小蒲門社區位于高亭鎮東南端,東連大蒲門村,南朝大海,西接山外村,北至山體。以村委會駐地小蒲門得名,全村總戶數為175戶,總人口464人,有勞動力人數3…[詳細] |
大蒲門村 | ~211 | 鎮鄉結合區 | 大蒲門社區位于岱山島的東南段,離縣城中心約2.5公里,背靠山巒,面朝港口,山明水秀,冬暖夏涼,環境優雅,交通便捷,是一個從事海洋捕撈生產的純漁業社區。…[詳細] |
江南村 | ~212 | 村莊 | 江南社區位于高亭城區東南部是一個懸水小島,面積0.8平方公里,是一個以海洋捕撈為主的純漁業村。全村共有戶數471戶,人口1152人(不包括戶口不在江南…[詳細] |
南峰村 | ~214 | 鎮鄉結合區 | 南峰社區成立于2005年6月,由南峰、黃官泥岙、板井潭3個行政村組成,是一個漁、農、工、鹽多業并舉的社區。社區位于岱山本島東南部,東臨竹嶼港,毗鄰岱東…[詳細] |
黃官泥岙村 | ~215 | 鎮鄉結合區 | 黃官泥岙社區位于岱山本島東南部,東臨竹嶼港,毗鄰岱東鎮,總面積3.4平方公里,縣級公路從村莊通過。黃官泥岙社區下設3個村民小組,全村總戶數254戶,常…[詳細] |
板井潭村 | ~216 | 鎮鄉結合區 | 板井潭社區位于高亭鎮北部,東起岱山首個標準化鹽場—雙峰鹽場,南臨岱山新區—縣行政中心、西靠岱山重點旅游景點磨心山腳下、北至岱東鎮。三面平地,一面環山,…[詳細] |
楓樹村 | ~217 | 村莊 | 楓樹社區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岱山本島中心、高亭鎮西北部最邊緣,東靠岱東鎮,南接石馬岙,西臨東沙鎮司基社區,北至東沙鎮壓泥峙社區,為一村一社區 ,…[詳細] |
石馬岙村 | ~222 | 村莊 | 石馬岙社區成立于2005年,是由原來的劉家岙、石馬岙、蟹鉗岙、陳家澗4個村拆并而成,地處于岱山島中部,三面環山,耕地較多,是全縣最重要的農產品及蔬菜供…[詳細] |
漁山村 | ~233 | 鎮中心區 | 一、社區概況
漁山社區位于岱山西部,距離岱山本島14海里,是一個懸水小島。社區成立于2005年7月,社區占地面積8.6平方公里,社區現有總戶數977…[詳細] |
官山村 | ~234 | 鎮中心區 |
官山社區位于在高亭鎮南1公里,岱山、秀山2島間,是一個懸水小島,面積3.6平方公里。2004年10月,根據上級要求,把原來漁農2個行政村合并成立官…[詳細] |
高亭一村 | ~235 | 鎮中心區 | 高亭一社區地處縣城中心,因地理環境原因,村民與居民混居,全村有人口1011人,總戶數489戶,老年社員近400人,是個典型的老齡化村。高亭一社區一直以…[詳細] |
高亭二村 | ~236 | 鎮中心區 | 高亭二社區坐落在高亭鎮城區西面,緊鄰鎮政府,交通方便,環境整潔。全社區共82戶,120人,黨員10名,村民代表20人。村共青團、婦聯、民兵、老人協會等…[詳細] |
塘墩村 | ~237 | 鎮鄉結合區 | 以塘墩自然村得名。塘墩,因村內有煮鹽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土墩和海塘得名。民國《岱山鎮志》始見地名記載。…[詳細] |
大峧村 | ~238 | 村莊 | 峧,即山丘相交處。因韓家山、挈網山、青龍山于此相交得名。清光緒《定海廳志˙岱山圖》載為“大峧隩”。…[詳細] |
南浦村 | ~239 | 村莊 | 以南浦河過村得名。清光緒《定海廳志˙岱山圖》始見地名記載。…[詳細] |
地名由來:
“高”,以其地勢得名。“亭”即鹽場,為古代煮鹽之地。《宋史》卷一八二:“其鬻鹽之地曰亭場,民曰亭戶,或謂之灶戶”。
基本介紹:
岱山縣高亭鎮是岱山縣的縣城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旅游的中心,全鎮陸域面積52.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4.92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47.56公里。該鎮處于我國沿海南北航線與長江"黃金水道"的咽喉要害,面向西太平洋經濟帶,國際航線穿越縣境。該鎮離定海11海里,寧波46海里,上海108海里,是全縣政治重鎮,經濟強鎮,地域大鎮的海洋經濟強鎮。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6.91億元。
近年來,高亭鎮積極實施"小城鎮、大略"和"小島遷、大島建"的總體規劃,推進了城鎮化的進程。巳建設了濱港大道、長河路雙車道、沿港西路改建、安瀾路商業街等重點工程,城區17條主要街道巳拓寬改造成水泥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高亭鎮位列第863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高亭鎮位列第863位。
2023年8月,高亭鎮被評定為舟山市兒童友好鄉鎮(街道)。
2023年7月,高亭鎮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鄉鎮(街道)。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鎮名單發布,高亭鎮上榜。
2022年11月,高亭鎮被確定為浙江省數字生活新服務特色鎮,創建領域為數字商貿。
2021年10月,高亭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897位。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決定授予高亭鎮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2014年7月,高亭鎮被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等七部委確定為全國重點鎮。
歷史沿革:
北宋至元朝,屬蓬萊鄉岱山村。
元大德《昌國州圖志》卷二始出現“高亭岙”名稱記載。
卷五:“至元三十一年(1294),朝廷議汰冗官,遂以東江屬正監,高亭屬岱山,隸浙東鹽使司。
”清康熙《定海縣志》、清光緒《定海廳志》分為“大高亭岙”和“小高亭岙”。
宋元屬昌國縣蓬萊鄉岱岸里岱山村。
明墟地徙民。
清屬定海縣(定海直隸廳)蓬萊鄉。
宣統二年(1910)屬定海直隸廳岱山鎮。
1934年始置高亭鎮。
1935年改稱岱一鎮。
岱山是浙江第一產鹽大縣,自南宋以來一直以漁鹽之利富甲一方。至今,岱山有鹽田3.5萬余畝。鹽田的規模要數岱西鹽場與雙峰鹽場最大,一眼望去,灰蒙蒙的一大批,視線的源頭是海與天 的連接。再看近處每一塊黑
產品名稱:東沙香干產品產地:岱山縣高亭鎮產品特性:質地堅韌,色澤光亮,香氣濃郁,風味獨特。產品成分: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B12。產品功效:且具有清熱、 潤燥、生津、解毒、補中、
石馬岙霉干菜是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高亭鎮石馬岙村的特產。霉干菜有百年歷史,是祖傳秘方配制曬干而成。是由包心菜加工而成的綠色蔬菜,香氣濃郁,味美質嫩,久貯不變,價廉物美,吃了開胃,所以在民間,幾乎家家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