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武山村 | 隸屬:天目山鎮 |
區劃代碼:330112116213 | 代碼前6位:33011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因境有武山而得名。光緒《於潛縣志》載有武山莊地名。
基本介紹:
臨安市武山村位于天目山鎮西北部,由原吳家、武山、老庵三個自然村撤并而成。全村地域面積13.58平方公里(20371畝),下轄1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16戶,總人口1282人。
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武山村按照分區域發展的思路,依托老庵優美的自然生態和涼爽的氣候環境,打造生態旅游景點,大力發展農家樂。經過多年經營,農家樂從無到有,向品質化、規模化、規范化趨勢發展。目前,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農家樂產業鏈,并且在長三角及其它地區擁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與美譽度!百p農村風光、品田園風情、吃鄉村土菜、住農家小院”的農家樂旅游已成為推動武山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支
榮譽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武山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武山村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武山村入選2020年浙江省衛生村名單。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武山村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清光緒《於潛縣志》載有武山莊地名。
南宋咸淳間(1265~1274)屬於潛縣嘉德鄉,清嘉慶十七年(1812)武山莊屬嘉德后鄉。
民國21年(1932)屬五瑞鄉,民國36年(1947)屬嘉厚鄉至解放。
1950年為龍嶺鄉武村村,1958年為昌化縣天目公社天目管理區武山生產隊,1961年為臨安縣西天目公社老庵、武山、吳家生產大隊,1984年為西天目鄉老庵、武山、吳家村。
2007年村規模調整,三村合并為武山村
周邊相關:
武山村附近有天目山、柳溪江、浙西大峽谷、臨安大明山、太湖源、神龍川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目筍干、臨安山核桃、天目青頂、於術、天目雷筍、天目山鐵皮石斛等特產,有石雕(雞血石雕)、九姓漁民水上婚禮、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