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如龍村 | 隸屬:板橋鎮 |
區劃代碼:330112115206 | 代碼前6位:33011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A |
長途區號:0571 | 郵政編碼:310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清乾隆、宣統《臨安縣志》均有如龍地名記載。因山形如龍而得名。
基本介紹:
如龍村位于板橋鎮北部,坐落于風景秀美的青山湖畔,由原亭子和如龍兩村合并而成,13個村民小組。現有人口1892人,至2014年4月,如龍村黨組織下轄老年支部、商業支部和農業支部三個支部,共有黨員81名。
全村總面積12.8公頃,有水田775畝,旱耕地123畝。具有豐富的礦山資源,山林以毛竹和自然野山竹為主。
如龍村抓住青山湖綜保工程,即亭子拆遷的歷史機遇,嚴格按照“一戶一宅”,對拆遷的土地合理安排新農村建設,營造“美麗鄉村,美化環境”。同時,該村積極發展第三產業,出租店鋪及房屋等,村經濟得到快速發展,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加強生態建設。如龍村連續幾年開展村莊環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如龍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村”。
2020年12月,如龍村入選2020年浙江省衛生村名單。
歷史沿革:
南宋咸淳年間(1265-1274)屬臨安縣新安鄉,明代仍之,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亭川、如龍屬新西一圖,清宣統二年(1-910)仍之。
民國初屬新奉鄉,民國17年(1928)屬新奉區,民國30年(1941)如龍、上下亭川屬東川鄉,民國34年(1945)屬南屏鄉至解放。
1950年為亭子鄉如錦村(含錦里)、亭子村.1958年為亭子公社如龍、亭子頭生產隊.1961年為青山公社如龍、亭子生產大隊.198
周邊相關:
如龍村附近有天目山、柳溪江、浙西大峽谷、臨安大明山、太湖源、神龍川風景區等旅游景點,有天目筍干、臨安山核桃、天目青頂、於術、天目雷筍、天目山鐵皮石斛等特產,有石雕(雞血石雕)、九姓漁民水上婚禮、余杭滾燈、西湖綢傘制作技藝、蕭山花邊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