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下土夭村 | 隸屬:太平鄉 |
區劃代碼:331102200235 | 代碼前6位:3311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宅建下方溪岸,故名。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下土夭村被命名為2021年浙江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根據《蓮政函〔2013〕0106號》文件,于2013年11月,將下土夭、吳山兩個村合并為下土夭村,新村村委會地址設在下土夭,合并后的下土夭村共有965戶,2485人,21個村民小組。
1、下土夭村:下土夭村前的溪流名松溪,古時村名為“松溪莊”,松溪連年洪水不斷,沿溪土地被毀,房屋倒塌,民不安居。據上輩老人傳說,視此情況,村民興起筑堤鑿河。自上土夭至下土夭沿岸堆筑成一條高大、漫長砂礫石大堤,堤內自然分上下各有近百畝小平原。從此松溪流通,碧水順流甌江,灌溉農田,造福民生,竹筏暢通無阻,商貿興隆。大堤保土地、擴村莊,人民安居樂業,不再遭受洪水災害之苦,男耕女織、男歡女樂,傍晚琴聲、笛音酉陽,整個村
歷史沿革:
解放初建下(土夭)行政村,屬太平鄉;1958年公社化時,屬太平管理區;1961年成立太平公社,建為下(土夭)大隊。
1984年8月成立下土(土夭)村委會,屬太平鄉。
周邊相關:
下土夭村附近有東西巖、應星樓、麗水市博物館、中共麗水縣委舊址、麗水靈山寺、通濟堰等旅游景點,有麗水枇杷、麗水白蓮、麗水椪柑、黃油雞卷、鮮蒸鮰魚、九坑桃等特產,有麗水鼓詞、畬族民歌、上宕功夫、問凳、木玩具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