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張垵村 | 隸屬:南明山街道 |
區劃代碼:331102008229 | 代碼前6位:3311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K |
長途區號:0578 | 郵政編碼:3230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地名由來:
因駐地村得名。相明代時,有姓張的在朝做官,張家名氣大,村中以張姓為主,村又坐落山丘凹地,故名張垵。
基本介紹:
張垵村村民委員會,轄六個自然村。2014年統計,共291戶,1236人。有耕地1159畝,林業用地3264畝。糧食作物生產水稻。兼種蓮子、柑桔、油茶、毛竹、茶葉。因駐地張垵,故名。解放初建為張垵村,屬富嶺鄉。一幾五八年屬富嶺管理區,一九六一年成立富嶺公社時建張垓大隊。一九八四年四月,建立張垵村委員會。
張垵自然村,124戶,560人。為張垵村委會駐地。坐落丘陵地,山澗繞村旁。相傳明代已建村。村中多張姓人,房屋坐落山丘凹地,故名張垵。
齊村自然村,90戶,319人。系富嶺鄉政府駐地。有公路通往麗水城。此地山丘起伏,溪坑繞村北,相問畈地多水塘。村祖由雙黃鄉黃畈徙此,習慣吃素,得名齋村,
歷史沿革:
解放初建為張垵行政村,屬富嶺鄉。
1958年公社化時,屬富嶺管理區,1961年成立富嶺公社時,建為張垵大隊。
1983年12月建為張垵村委會,屬富嶺鄉。
2006年8月歸屬富嶺街道。
2014年9月后富嶺街道撤并入南明山街道。
周邊相關:
張垵村附近有仙都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國青田石雕文化旅游區、石門洞、南尖巖景區、東西巖等旅游景點,有青田石、龍泉青瓷、慶元香菇、青田石雕、景寧惠明茶等特產,有畬族民歌、上宕功夫、問凳、木玩具制作技藝、黑陶燒制技藝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