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老竹畬族鎮 | 隸屬:蓮都區 |
區劃代碼:331102103 | 代碼前6位:3311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K |
聯系電話:0578-2190721 | 郵政編碼:323000 |
轄區面積:約81.6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9711人 |
人口密度:約119人/平方公里 | |
辦公地址:鎮前街127號 | |
下轄地區:1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老竹村 | ~208 | 鎮中心區 | 老竹鎮老竹村位于麗水市蓮都區的西北方向,是老竹鎮的行政、經濟、生活的中心。與國家AAA級旅游風景區東西巖緊密相連。據麗水市區32公里,和麗水市的松陽縣…[詳細] |
梁村村 | ~215 | 村莊 | 老竹鎮梁村現有9個村民小組,476戶 1482人,其中黨員31名。全村耕地面積 1504畝,山地面積 6562畝,林地面積6727畝。農戶外出經商開超…[詳細] |
曳嶺腳村 | ~225 | 村莊 | 老竹鎮曳嶺腳村有2個自然村,曳嶺腳、高浦,4個村民小組,289戶,865人,耕地面積1418畝,山林面積4862畝,村莊區域面積0.1平方公里。主要種…[詳細] |
榴溪村 | ~226 | 村莊 | 老竹畬族鎮榴溪村基本情況
榴溪村位于老竹畬族鎮東北部,村規模調整后的五個少數民族村之一,離鎮所在地3.5公里,全村行政區域面積6.27平方公里,…[詳細] |
新陶村 | ~227 | 村莊 | 取陶村、新屋兩村各一字,命名為新陶村。據蓮都區蓮政函〔2013〕111號批復文件,將新屋村、陶村村撤并入新陶村,屬老竹畬族鎮,沿用至今。…[詳細] |
沙溪村 | ~228 | 村莊 | 老竹鎮沙溪村毗鄰省級風景名勝東西巖,距離市區28公里,是蓮都區區級農家樂特色村之一,是浙江省畬族最集聚的地區。該村發展農家樂主要依托國家AAA級旅游景…[詳細] |
后坑村 | ~229 | 村莊 | 老竹鎮后坑行政村位于老竹鎮往麗新鄉方向約1.5公里處,是老竹8個畬族村之一。全村共有267戶,村民716人,其中畬族村民約占70%,共有后坑、獅子山、…[詳細] |
周坦村 | ~230 | 村莊 | 老竹鎮周坦村位于麗水市蓮都區的西北部,距市區25公里,離省級風景名勝東西巖3.5公里,是老竹鎮的東大門。周坦村包括2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共有雙委7人…[詳細] |
鄭豐村 | ~231 | 村莊 | 取鄭坑、高豐兩村首尾各一字,命名為鄭豐村。…[詳細] |
徐莊村 | ~232 | 村莊 | 蓮都區老竹鎮徐莊村位于老竹鎮東側,距離老竹鎮鎮區6公里,2013年底,老竹鎮進行村規模調整,原徐莊村、淺田村、東頭村和小黃弄村合并為現在的徐莊村,合并…[詳細] |
丁公村 | ~233 | 村莊 | 昔鄉人恭稱仙道為丁公,遂改村名。解放初為丁公行政村,屬宣平縣永豐鄉。1958年劃歸麗水縣管轄,同年公社化時屬永豐管理區。1961年成立永豐公社時,建為…[詳細] |
赤坑村 | ~234 | 村莊 | 赤坑村是老竹鎮八個民族村之一,距鎮區有10公里左右,是蓮都區貧困村之一。轄赤坑村、灣山村、赤坑安村、內河源村、外河源村、大坑口村、下金河村、牛牯弄村等…[詳細] |
地名由來:
因駐地老竹村,又少數民族中畬族人口較多,所以命名為老竹畬族鎮。相傳大王公以手捏竹即裂,然此地毛竹不裂,則定論曰:嫩竹青青老竹黃,故名老竹。
基本介紹:
老竹畬族鎮地處蓮都區西北部的丘陵地帶,距城區28公里,是連接蓮都、松陽、武義三縣(區)的交通樞紐。東、南與聯城鎮相接,西臨麗新鄉,北連巨溪鄉和武義縣大溪口鄉。
榮譽排行: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老竹畬族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5月,老竹畬族鎮被列入2021年度浙江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文旅特色型)。
2020年11月,老竹畬族鎮被確定為2019年度麗水市紅色示范鄉鎮(街道)。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老竹畬族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20年5月,老竹畬族鎮被確定為2020年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2010年3月,環境保護部授予老竹畬族鎮2010年國家生態建設示范區之“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稱號。
老竹畬族鎮聯系電話:0578-2190721
文化旅游:
坐落在蓮都區老竹鎮梁村西側約100米處的渥川溪上,是一座三折邊單拱石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已有460多年歷史,東西走向,全長11.95米,寬1.74米,高3.1米,凈跨11米。
梁安世墓,史料記載:宋廣西路提刑官的梁安世辭世后,葬老家渥川櫧數凸。墓園位于今梁村西約500米的山坡上。坐北朝南,面積約42平方米,封堆用卵石壘成,高約1.2米,前有兩級卵石踏垛。梁村自宋太
渥溪橋此橋東西走向,因橋跨“渥山之麓下瀉,在兩崖相距中澎湃”的渥溪,故名。宋大觀年間(1107-1110),梁旃七世孫梁侅始建,歷時600余年。據《宣平縣志》載,梁侅生前樂善好施,每年年底將
歷史沿革:
清后屬崇義、新勻、新橋、永豐、梁周5個鄉,隸屬宣平縣。
1958年4月宣平縣建制撤銷,改屬麗水縣。
1962年2月改屬武義縣;4月復歸麗水縣。
1958年10月新勻、新橋、梁周、周坦鄉并入崇義大隊;梁村鄉并入永豐大隊。
1961年9月崇義生產大隊改為崇義公社;永豐生產大隊改置永豐公社。
1983年崇義公社改為崇義鄉;永豐公社改為永豐鄉。
1986年1月崇義鄉改為崇義畬族鄉。
1988年2月改設老竹畬族鎮。
199
梁安世(1136-1195),字次張,號遠堂。梁安世為梁旃五世孫,梁孚惠次子。他天資聰敏,幼時就酷愛詩書,過目成誦,鄉人稱其為“神童”。13歲那年,梁安世到東西巖游玩,一時詩興大發,寫下了《游巖》一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