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干窯村 | 隸屬:干窯鎮 |
區劃代碼:330421105212 | 代碼前6位:33042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F |
長途區號:0573 | 郵政編碼:3140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村以所在干窯自然鎮得名。
基本介紹:
干窯村地處嘉善縣干窯鎮政府所在地,善西公路、善江公路縱貫全村,村區轄21個自然村、20個小社、總戶數1297戶,常住人口3687人,外來人口數超8000,村耕地面積2865畝。2011年村成立了黨委,下設9個黨支部,黨員150多名。在這么一個規模不大的村區域范圍內,干窯村人用科學發展的眼光、用開拓創新的思路,村黨委肩負著全村人使命,努力踐行,不負眾望,用行動奏響了“村級經濟發展”的鏗鏘樂章,為干窯村又好又快發展留下了堅實足跡。
在搶抓機遇中闊步前進,在迎接挑戰中砥礪奮進。近年來,干窯村許多工作在全鎮、全縣、全市、全省乃至全國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并先后獲得“首批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基層
榮譽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為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2年1月,干窯村被確定為嘉善縣2021年農村環境全域秀美示范標準村(社區)。
文化旅游:
窯墩位于干窯鎮干窯村烏橋頭132、133號。清代。因正常的生產需要,此窯墩仍在運作,故每年需要局部維修。此窯占地500平方米,由2個圓形窯連體而建,故稱和合窯,結構為雙圓筒體,窯的四周用磚砌
晉賢橋位于干窯鎮干窯村朱家村自然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清光緒《嘉善縣志》記載:明萬歷元年(1573)建,清乾隆三十年(1765)重建。原橋頂有亭,故俗稱“亭子橋”。2010年6月公布為
歷史沿革:
解放初建小窯、龍莊2個村。
1953年11月劃為干窯鎮和平居委會和民主居委會。
1955年成立和平、益民、東方紅、曙光4個初級社。
1956年7月劃歸干窯鄉管轄。
8月小窯村的和平社、益民社并入亭耀高級社,龍莊村的東方紅社、曙光社并入大同高級社。
1958年10月同屬干窯公社第九營(大隊)。
1959年4月為干窯管理區亭耀、大同生產隊。
1961年4月生產隊改為大隊,同時亭耀、大同分別析出小窯、龍莊2個大隊。
1
周邊相關:
干窯村附近有窯墩、晉賢橋、西塘古鎮旅游景區、西塘建筑群、歌斐頌巧克力小鎮、西塘倪宅等旅游景點,有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嘉善黃酒、楊廟雪菜、姚莊黃桃、嘉興鮮肉粽子、姚莊蘑菇等特產,有嘉善田歌、西塘八珍糕制作技藝、京磚燒制技藝、嘉善淡水捕撈漁俗、護國隨糧王廟會、西塘古民居建筑藝術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干窯鎮·干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