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兆橋村 | 隸屬:洪家街道 |
區劃代碼:331002004217 | 代碼前6位:3310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J |
長途區號:0576 | 郵政編碼:318000 |
城鄉分類:主城區 | 分類代碼:111 |
地名由來:
據傳說,古代有位徐偃王隱居此地,取名趙橋村,因趙與兆同音,故名兆橋村。
榮譽排行:
2023年7月,兆橋村被命名為浙江省“紅色根脈”強基(基層黨建)示范村(社區)。
2023年1月,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鄉村振興局將兆橋村納入2022年浙江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名單。
2022年10月,2022年淘寶村名單發布,兆橋村上榜。
2021年10月,南京大學空間規劃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聯合發布2021年淘寶村名單,兆橋村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寶村,兆橋村榜上有名。
基本介紹:
以駐地兆橋自然村得名。據傳說,古代有為徐偃王隱居此地,取名趙橋村,到宋朝趙匡胤做皇帝,因趙橋村的“趙”字與皇帝“趙”姓同音,犯了皇諱,故更為“兆”字,稱兆橋村。位于洪家街道駐地西南2公里。東至永寧河,南至上洋橋,西至西王村,北至大板橋村,義民村。全村392戶,988人。區域面積0.636平方公里。村集體經濟收入8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1.5315。兆橋村是歷史文化名人王永霓先生的故鄉。
兆橋村與王橋村、鴻南社區、街洪村、義民村、港河社區、楊家隴村、塔下程村、上洋橋村、鴻州社區、上徐村、河頭陳村、祝昌村、上洋邱村、后洋王村相鄰。
歷史沿革:
1951年為兆橋鄉兆橋村。
1956年合作化時為兆橋社。
1961年為新光大隊。
1981年更名為兆橋大隊。
1983年體制改革時為黃巖縣洪家區兆橋鄉兆橋村。
1984年12月劃歸椒江市。
1992年5月撤擴并后為椒江市洪家鎮兆橋村。
2001年11月改為椒江區洪家街道兆橋村。
周邊相關:
兆橋村附近有大陳島、臺州博物館、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東方太陽城、臺州海洋世界、椒江戚繼光祠等旅游景點,有大陳黃魚、香辣口味蛇、三杯田雞煲、涼拌海蜇頭、臺州食餅筒、廣式蒸魚等特產,有枧橋鼓制作技藝、農歷二十四節氣(送大暑船)、黃沙獅子、濟公傳說、黃巖翻簧竹雕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