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包王村 | 隸屬:鹽官鎮 |
區劃代碼:330481110218 | 代碼前6位:330481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F |
長途區號:0573 | 郵政編碼:314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村內原有包王橋。
基本介紹:
包王村轄區內有17個村民組,總戶數629戶,總人口2382人,黨員89人,區域總面積3.6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級小康示范村,嘉興市級文明村、衛生村、綠化示范村、農機安全村、三無達標村、海寧市級文明村、跨越式先鋒工程示范村、先進黨組織、五好支部、交通示范村、計劃生育示范協會、先進檔案工作室等榮譽。2008年全村實現工農業生產總值 11347 萬元。集體年可用資金117萬元,糧食總產量 852 噸。蠶繭產量 83.45 噸,人均收入 9575 元。
包王村與城北村、安星村、豐士村、廣福村、祝會村、郭店村、萬壽村、聯豐村、桃園村、聯農村、群益村、新星村、紅友村、聯群村相鄰。
榮譽排行:
2020年1月,浙江省2019年度“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名單發布,包王村榜上有名。
歷史沿革:
1949年以前地屬酆墅鎮。
新中國成立初建為豐士鄉包王、曹家、潘家三個行政村。
1956年合建為勤聯高級社。
1958年更名包王大隊,以地有包王橋得名,隸屬斜橋公社。
1961年析屬豐士公社。
1966年更名東風大隊。
1978年11月復名包王大隊。
1984年1月改建為包王村,屬豐士鄉。
1988年屬豐士鎮。
1999年11月隨豐士鎮并入郭店鎮。
2003年11月又隨郭店鎮并入鹽官鎮。
村委會駐地田心里12號。
周邊相關:
包王村附近有海寧中國皮革城、海寧鹽官觀潮景區(海寧鹽官旅游度假區)、錢塘江、錢塘潮、鹽官古鎮、長安鎮畫像石墓等旅游景點,有海昌蜜梨、南湖菱、海寧三把刀、硤石燈彩、鹽官汪菜、海寧缸肉等特產,有海寧皮影戲、海寧三把刀制作技藝、海寧攤簧、嘉興剪紙、硤石燈彩、斜橋榨菜制作技藝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鹽官鎮·包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