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馬目村 | 隸屬:岑港街道 |
區劃代碼:330902007202 | 代碼前6位:3309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L |
長途區號:0580 | 郵政編碼:316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以馬目山為管理區域得名。馬目山,古稱馬墓山,原為懸水海島,1958年與舟山島相連。明末清初諧音異寫為今名。
基本介紹:
馬目社區于2009年10月成立了基層黨委,下轄3個支部,共有黨員110名。其中第三支部為外出黨員支部,其流動黨員學習新模式被評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十佳創新案例。
社區共有戶籍人口2666人,實際勞動年齡內人數1722人,就業人數1692人,其中外出打工人員1232余人,外來流動人口180余人。社區群眾以從事農作物種殖、水產養殖、灘涂養殖為主。水產養殖面積717畝,主要養殖蝦、蟹。灘涂養殖面積550畝,主要養殖泥螺、海瓜子。山林果木面積150畝,種殖桃、桔、梨。農作物主要種植水稻和四季蔬菜。馬目泥螺是當地特產,馬目泥螺廠加工后的泥螺產品被評為浙江名優產品,“馬目泥螺”榮獲舟山市著名商標稱號。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大獅鄉第十、十一保。
1950年屬大獅鄉第十、十一村。
1958年設長坑、黃金灣、北斗岙、沿藤坑、宮前、西絕壁坎6個生產隊和馬目漁業1個大隊。
1961年改稱長坑、黃金灣、北斗岙、韭菜塘、沿藤坑、宮前、絕壁坎、馬南漁業、馬北漁業9個大隊。
1976年,長坑、黃金灣、韭菜塘大隊合為新村大隊。
1984年改設為長坑、黃金灣、北斗岙、沿藤坑、宮前、絕壁坎、馬南漁業、馬北漁業8個村民委員會。
1985年,
周邊相關:
馬目村附近有南洞藝谷、舟山博物館、舟山城市展示館、舟山鴉片戰爭遺址公園、浙江海洋大學、馬岙旅游區等旅游景點,有金塘李、登步黃金瓜、舟山大黃魚、舟山鯧魚、三礬海蜇、咸肉蒸白蟹等特產,有跳蚤會、干覽剪紙、存德堂、徐福東渡傳說、舟山漁民號子等民俗文化。
區劃: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岑港街道·馬目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