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香橋村 | 隸屬:滸山街道 |
區劃代碼:330282004201 | 代碼前6位:33028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B |
長途區號:0574 | 郵政編碼:315300 |
城鄉分類:城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12 |
轄區面積:約1.41平方公里 | |
地名由來:
南宋梅川胡氏始祖胡寮字民則在此創辦“天香書院”。清道光《滸山志》載有元虞曾瞻《天香書院記》:“......桑梓叢茂,樓臺聳拔,車馬紛然如蟻者,天香里也。蘭室蕓窗,左圖右史,弦歌之聲,四時不輟者,天香書院也。”元、明時期處于鼎盛,四方來游學者甚眾,培養出多名聞達名宦。明清兩朝梅川胡氏人才輩出,有不少勝跡,清道光《滸山志》載入有16處,后毀于清同元(1862)戰事。因村內有一座天香橋,故名。
基本介紹:
天香橋村位于前應路南端,新城大道南延伸段,東與橫河鎮彭橋村相連,南與埋馬村接壤,西與相士地村隔虞波江相望,西北為宜青橋村,東北為滸山街道隆興村,為典型的城鄉結合村。全村總面積1.41平方公里,耕地430畝,山林450畝(其中楊梅林120畝,茶葉20畝);截止到2007年,本村有農戶949戶,總人口2278人(其中0黨員89名),在冊登記外口2600余人,做證2600人,14個村民小組分布在霍家漕、新橋、正字地、田屋里、七房里、天香橋、前晁家、后晁家、走馬塘等9個自然村中;過境河道和境內河漕共13條,其中主要過境河流為虞波江、華佗殿江,境內主要河流有乘龍江、新橋江、天香橋江、晁家江等4條,橋梁有
歷史沿革:
唐時屬姚州。
自宋、元、明至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屬梅川鄉。
清宣統元年(1909)屬彭橋鄉。
1928年屬余姚縣第七區彭橋鄉。
1930年屬天香鄉天香村。
1940年屬逍林區天東鄉第八保、第九保。
1949年10月屬天東鄉第八村、第九村。
1952年12月為天東鄉第五、六村。
1956年2月屬彭橋鄉。
1956年12月建聯興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10月屬橫河人民公社。
1959年3月為彭橋管理區聯興生產
周邊相關:
天香橋村附近有鳴鶴古鎮、杭州灣海皮島景區、寧波方特東方神畫、達蓬山旅游度假區、寧波大橋生態農莊、龍山虞氏舊宅建筑群等旅游景點,有慈溪楊梅、慈溪葡萄、慈溪蜜梨、慈溪麥冬、寧波岱衢族大黃魚、慈溪泥螺等特產,有越窯青瓷燒制技藝、慈溪面塑、草帽編織技藝、橫河剪紙、橫河楊梅加工技藝、越窯青瓷甌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