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秋濱街道 | 隸屬:開發區 |
區劃代碼:330702008 | 代碼前6位:33070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街道 | 車牌代碼:浙G |
長途區號:0579 | 郵政編碼:321000 |
轄區面積:約32.8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0.02萬人 |
人口密度:約305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20個社區、2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朱基頭社區 | ~002 | 主城區 | 村內原有狀元牌坊,村以朱姓子孫遷此“世守有基”,名其地為朱基,演稱朱基頭![詳細] |
張塢垅社區 | ~003 | 主城區 | 有五條壟脈通向村里,村坐落在南北走向的五個長形壟(道木壟、葛藤壟、核頭壟、土壟、后壟)之首,故更名為長塢壟、長五壟,張姓為主后,演稱張塢壟。…[詳細] |
陸村社區 | ~004 | 主城區 | 因居民以陸姓為主,世代聚居,故稱陸村。1949年屬秋都鄉,1950屬秋濱鄉;1951年稱陸村行政村,屬秋濱鄉;1958年稱秋二生產隊,屬雙龍公社秋濱管…[詳細] |
秋高社區 | ~005 | 主城區 | 以曾經所屬公社名秋濱及原生產大隊所在地高田村,取兩者首字命名。…[詳細] |
邵姜社區 | ~006 | 主城區 | 因邵氏祖先最先在此安家,故而取名邵宅。1981年因重名,采用雙姓作為村名(因本村現以姜姓居多),即邵姜![詳細] |
社路社區 | ~007 | 主城區 | 因村處西湖塘西的黃土山崗饅頭山腳,是長山石門的通道,路由此斜穿而過,故稱為斜路,后更名為社路![詳細] |
王五元社區 | ~008 | 主城區 | 村址在五元山,王姓聚居,故名王五元。1949年屬濱湖鄉,1950屬秋濱鄉;1951年稱王五元行政村,屬城湖鄉;1958年稱王五元生產隊,屬雙龍公社秋濱…[詳細] |
沈天田社區 | ~009 | 主城區 | 主姓陳,始祖于明嘉靖年間由義烏沈宅遷此,位于黃土丘陵山背,良田灌水根本不行,田地易旱,只能靠天上降雨,才能灌溉土地種植,故名沈天田。…[詳細] |
前周社區 | ~010 | 主城區 | 位于后周的前方故稱前周,通過村整體搬遷而得名前周新區![詳細] |
唐宅社區 | ~011 | 主城區 | 始祖唐氏遷居此村,故以祖姓得名唐宅。1949年屬濱湖鄉,1950屬秋濱鄉;1951年稱唐宅行政村;1958年稱秋九生產隊,屬雙龍公社秋濱管理區;196…[詳細] |
呂獻塘社區 | ~012 | 主城區 | 據傳說原地名根據一口塘名叫呂獻塘,故村名呂獻塘![詳細] |
冠山頂社區 | ~013 | 主城區 | 據由南山山脈眼神像巨龍奔騰至村內,像龍文冠形象,建村于龍冠之上,似超人出眾,位居第一之含義,故名![詳細] |
馬鞍山社區 | ~014 | 主城區 | 因村后有座似馬鞍形的山,故名馬鞍山。1949年屬秋都鄉;1951年稱清湖鄉馬鞍山行政村;1958年稱秋七生產隊,屬雙龍公社秋濱管理區;1961年稱馬鞍…[詳細] |
姜山頭社區 | ~015 | 主城區 | 因地處山坡,又因姜氏始祖遷居于此,故以姓氏及地形得名![詳細] |
后周社區 | ~016 | 主城區 | 該地原有兩個周姓的村莊,以前后方相區別,位于后方稱后周![詳細] |
蔣馬山背社區 | ~017 | 主城區 | 據從前有一位將軍路過此地,所騎之馬在過小山坡的時候死了,于是將軍就讓人將馬葬于山背上,故名蔣馬山背![詳細] |
化山社區 | ~018 | 主城區 | 清光緒《金華縣志》稱花山,后演稱化山。1949年屬秋都鄉,1950屬秋濱鄉;1958年稱化山生產隊,屬雙龍公社秋濱管理區;1961年稱化山大隊,屬臨江…[詳細] |
呂塘下社區 | ~019 | 主城區 | 公元1121年前,農民起義領袖方臘部下一位將軍叫呂師囊帶兵在村上上游筑了一口塘,塘筑好那年,正巧婺州大旱,只有塘下面農作物豐收,村民為了紀念他,村就以…[詳細] |
黃元社區 | ~020 | 主城區 | 村在大桑園與路橫行的位置,遂名橫園村。后稱黃園,今簡稱黃元![詳細] |
下新社區 | ~021 | 城鄉結合區 | 村位于小山邊,新屋在山腳下,故取名下新屋![詳細] |
蟠龍村 | ~221 | 城鄉結合區 | 據說,高義謀來此打獵,見蛇盤小雞,以為“錦雞蟠龍”祥瑞,故名“蟠龍”![詳細] |
石門村 | ~222 | 村莊 | 村南有石門山,村以山名,稱石門,別稱龍門。…[詳細] |
地名由來:
以秋都、濱湖、清湖3鄉分制劃地而建,其中秋都、濱湖2鄉新地最多,各取一字,故名秋濱。
基本介紹:
秋濱地處國家級開發區—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域面積32.8平方公里,下轄22個村、社區,集聚人口14萬,黨員2871人,下屬8個黨委,3個黨總支,126個黨支部。是金華市創造力十強鄉鎮(街道),十大工業強鎮之一,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秋濱歷來屬商貿繁華之地,投資興業之所。尤其從2000年啟動工業園區建設以來,已成為開發區工業經濟的主引擎、主戰場,走出了一條“工業集聚 產城融合”的秋濱之路。目前,街道工業用地面積12743.63畝,其中規上工業占地面積8277.52畝,工業企業數1300多家,其中產值億元企業57家,規上工業企業212家。
榮譽排行:
2019年12月,國家民委命名秋濱街道為第七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
歷史沿革:
清光緒年間,分稱從善鄉、慶云鄉、循理鄉,屬金華縣。
1934年分稱慶善鄉、雙十鄉。
1939年稱慶瑞鄉。
1947年11月稱秋都鄉、濱湖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系由秋都、濱湖、清湖三鄉劃地組成,以秋都、濱湖兩鄉所轄自然村為多,故取其首字而命名。
1955年11月稱城湖鄉。
1958年9月屬雙龍公社秋濱管理處。
1959年2月稱雙龍公社秋濱大隊。
1961年9月改為秋濱公社,屬臨江區。
1983年10月復稱秋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