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夾浦鎮 | 隸屬:長興縣 |
區劃代碼:330522103 | 代碼前6位:330522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浙E |
長途區號:0572 | 郵政編碼:313000 |
轄區面積:約69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3.28萬人 |
人口密度:約475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夾浦社區 | ~001 | 鎮中心區 | 夾浦初為水碼頭名,水口鄉西來的烏溪與鎮南環沉村南來的環沉港自當地交匯相夾,同入太湖,碼頭以兩水相夾得名。夾浦以水碼頭得名不早于元朝,依清同治《長興縣志…[詳細] |
長平村 | ~202 | 村莊 | 長平村總面積3.7平方公里,全村有934戶農戶,3097人,村黨總支下設3個支部,有黨員74名。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創業富民、創…[詳細] |
環城村 | ~203 | 鎮中心區 | 環沉村,東臨太湖,風光秀麗。104國道、杭寧高速、杭寧高鐵、濱湖景觀大道和香樟大道穿村而過,交通便捷,地段優越。全村總面積達5.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詳細] |
陶家灣村 | ~204 | 村莊 | 陶家灣村是位于夾浦鎮最南端的行政村,南接雉城鎮,地處太湖西岸。共有4個自然村,21個承包組,全村水田面積為1040畝。總人口1860人,616戶農戶,…[詳細] |
夾浦村 | ~205 | 鎮中心區 | 夾浦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夾浦鎮中心,距縣城約10公里,西鄰太湖,104國道和杭寧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以輕紡業為支柱產業。全村現有人口2…[詳細] |
太平橋村 | ~206 | 村莊 | 太平橋村簡介
太平橋村位于長興縣北部,距中心縣城12公里,東臨美麗富饒的太湖,素有魚米之鄉之稱。全村氣候宜人,地理條件十分優越,夾水公…[詳細] |
喜鵲斗村 | ~207 | 鎮中心區 | 夾浦鎮喜鵲斗村簡介:夾浦鎮喜鵲斗村位于長興縣城北部,距縣城13公里,東臨美麗富繞的太湖,南與太平橋村相連,西南與水口徐旺村隔河相望,西與吳城村相鄰,北…[詳細] |
父子嶺村 | ~208 | 村莊 | 長興縣夾浦鎮父子嶺村位于我省最北端,與江蘇省宜興市毗鄰。村莊東臨太湖,西面靠山,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新長鐵路自南向北穿境而過。素有我省北大門,“…[詳細] |
香山村 | ~209 | 鎮鄉結合區 | 香山村位于長興北部,東鄰太湖,南接長平村,西接丁新村,北面與父子嶺村相接。區域面積4.615平方公里(其中擁有耕地1400畝,林地1100畝),距夾浦…[詳細] |
丁新村 | ~210 | 村莊 | 丁新村簡介
丁新村是位于夾浦鎮西部的一個行政村,北接月明村,南連吳城村。 村域面積約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五個自然村,共有水田面積200…[詳細] |
吳城村 | ~211 | 村莊 | 吳城村位于夾浦鎮的西北部,地處風光秀麗的太湖西岸,西與水0界,屬平原地區。新長鐵路穿村而過,道路村村想連,交通十分便利。全村總面積約2.92平方公里,…[詳細] |
月明村 | ~212 | 村莊 | 月明村基本情況
月明村,區域面積5.69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17個承包組,現有農戶458戶1430人。2014年人均收入2268.2元,集體…[詳細] |
北川村 | ~213 | 村莊 | 北川村簡介
長興縣夾浦鎮北川村位于浙江省的最北部,風光秀麗的太湖西岸。全村有10個自然村,10個承包組,有農戶385戶,人口1187人…[詳細] |
濱湖村 | ~215 | 村莊 | 濱湖村是去年6月份由西蔣村與紅旗村合并而成的,位于夾浦鎮東南方,村域面積8平方公里。東臨太湖,西有被譽為浙北白洋淀之稱的盛家漾,南接雉城鎮開發區,北與…[詳細] |
地名由來:
夾浦初為水碼頭名,水口鄉西來的烏溪與鎮南環沉村南來的環沉港自當地交匯相夾,同入太湖,碼頭以兩水相夾得名。夾浦以水碼頭得名不早于元朝,依清同治《長興縣志》記載,元朝及以前,長興縣北鄉出太湖水碼頭為皋塘,明中期皋塘廢后,夾浦始盛。
基本介紹:
夾浦是浙北重鎮,與江蘇接壤,全鎮面積69平方公里,下轄14個行政村,總人口2.7萬。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夾浦鎮位于浙江北部,北鄰江蘇、西傍太湖。與江蘇接壤的父子嶺村素有“浙北第一村”的美稱,悠悠太湖水為夾浦增添了一份美感。夾浦鎮距縣城約 10公里 ,104國道、杭寧高速公路、新長鐵路穿境而過,擁有高速互通口,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等大中城市相距均在 200km 之內,可在2小時內到達,交通十分便捷。夾浦鎮作為環太湖經濟帶上的重要鄉鎮及環太湖中心城市的緊密層圈,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歷史輝煌、文化悠久。清代的夾浦鎮,是個水陸碼頭,時“賈泊漁艘皆艤于此”。1929年,夾浦是
榮譽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國千強鎮名單揭曉,夾浦鎮位列第877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名單發布,夾浦鎮位列第851位。
2021年12月,浙江省民政廳認定夾浦鎮為浙江省革命老區鄉鎮(街道)。
2021年10月,夾浦鎮上榜2021年全國千強鎮名單,排名第879位。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命名夾浦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縣城)。
2012年12月,環境保護部授予夾浦鎮2010—2011年度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文化旅游:
月亮山窯址位于長興縣夾浦鎮月明村白漾蕩自然村,時代為漢,類別為古遺址。2010年1月,月亮山窯址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浣東橋位于長興縣夾浦鎮太平橋村下無胥自然村,時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1月,浣東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南畬塘橋位于長興縣夾浦鎮紅旗村韓家斗自然村,時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1月,南畬塘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德盛橋位于長興縣夾浦鎮喜鵲斗村喜鵲斗自然村,時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10年1月,德盛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蔣埠橋位于長興縣夾浦鎮紅旗村蔣埠橋自然村,時代為中華民國,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003年8月,蔣埠橋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1949年解放初期,全鎮地域分屬鼎新、喜鵲、夾浦三鄉,1956年區劃調整,撤喜鵲鄉分入鼎新、夾浦二鄉。
1958年9月,建鼎新人民公社,時今夾浦鎮地域建有鼎新、夾浦兩管理區。
1961年10月區劃大調整,轄區分建鼎甲橋、夾浦兩公社。
1965年3月,鼎甲橋公社更名丁甲橋公社,1992年9月,撤丁甲橋、夾浦兩鄉建制,合建夾浦鎮,后區劃再無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