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柚,又名四季拋,因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而得名,蒼南四季抽原產于蒼南馬站區魁里鄉下魁村,系清乾隆年間魁里周之楨用普通實生柚選育而成。距今已200多年,在馬站鎮下魁村至今尚保留一株 150多年生老樹。
清朝中葉,四季柚已被人們稱之為“仙家名果”作為貢品或珍貴之禮品。但由于當時的生產力與小農經濟的限制,四季柚發展緩慢,主要分布于房前屋后,解放初期,馬站全區只有四季柚2500株。 1985年,蒼南縣四季柚在全國農牧漁業部召開的名特優會議上,被評為全國抽類優質品第二名,很快就聞名全國,爾后多次榮獲優質獎,89年榮獲農業部優質農產品獎,91年獲得綠色食品證書,93、94年參加全國第二,第三次柚類評比均獲金杯獎,95年獲得第二屆農博金質獎,97年參加全國早熟柚類評比獲得全杯獎。目前蒼南四季柚面積達20000多畝,產量3萬噸,主要分布在靈溪,馬站等地。蒼南四季柚具有皮薄光滑,品質優良,無核,可食率高(比文旦類高出10%),汁多(比文旦類高出50%),化渣,甜酸適口,風味濃、耐貯藏。據測定,每百克汁中含維生素C為73.80毫克,總酸量為0.86克,還原糖2.87 克,糖酸比為11.8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