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和村村 | 隸屬:杭垓鎮 |
區劃代碼:330523104230 | 代碼前6位:330523 |
行政區域:浙江省 | 地理分區:華東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浙E |
長途區號:0572 | 郵政編碼:3130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地處西溪河岸,稱河村,后演變為和村。賦石水庫建成后,村址淹沒,住戶遷至原村北山邊重建村舍,沿用原名。
基本介紹:
寨岳:和村東南0.75公里一帶相傳是岳飛抗金戰場,南宋時期,戚方犯安吉,岳飛領兵叁仟,在苦嶺、寨岳一帶駐扎軍營,連敗戚方所部,寨岳地名讓人聯想當年此處營帳連綿,刀戟林立,人喧馬嘶的戰爭場景,不過當年的村莊后來被賦石水庫淹沒,晚清前來的鄂豫人按本地人的語音呼作“沙塢”。六畝沖:野樂東1公里,據傳南宋岳飛抗金時,兵扎寨岳。路過此村,因山經崎嶇,下馬步行,故稱落馬沖,又說因此處山沖有六畝田,故名“六畝沖”。太平寺:和村東。光緒版《孝豐縣志》載:縣西北四十五里太平鄉,康熙八年僧慧燈重建。村以寺得名。建有太平鄉,太平鄉出現一派祥和氣象,即將村名改為和村。三次反頑固戰役,有新四軍在此休整作戰,犧牲新四軍五
榮譽排行:
2023年3月,和村村被認定為2022年度“浙江省善治示范村”。
2020年12月,和村村被命名為浙江省2020年度“省級民主法治村(社區)”。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孝豐縣永和鄉,同年7月撤鄉建區屬永和區,9月屬永太區,稱野樂村、和村;1950年春屬永太區繅舍鄉;1956年建野樂高級社、和村高級社;1958年10月屬永泰公社繅舍管理區稱和村生產隊,11月撤孝豐縣并入安吉縣稱安吉縣永泰公社繅舍管理區稱和村生產隊,1961年8月屬雙舍公社,稱和村大隊、野樂大隊;1973年從野樂大隊分出建中潭大隊;1981年11月改稱繅舍公社和村大隊、野樂大隊、中潭大隊
周邊相關:
和村村附近有安吉竹子博覽園、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館、江南天池(天荒坪電站)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中南百草原、安吉中國大竹海、安吉天使小鎮等旅游景點,有安吉白茶、安吉竹筍、安吉竹林雞、安吉冬筍、安吉竹盆景、安吉冬筍等特產,有項家皮影戲、畬族木鼓舞、安吉白茶制作技藝、長興百葉龍、蠶桑習俗(掃蠶花地)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