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者東鎮 | 隸屬:鎮沅縣 |
區劃代碼:530825104 | 代碼前6位:530825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鎮 | 車牌代碼:云J |
長途區號:879 | 郵政編碼:666500 |
轄區面積:約575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2.9萬人 |
人口密度:約50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15個行政村 |
![]() | 代碼 | 城鄉分類 | 簡介 |
者東村 | ~201 | 鎮中心區 | 傣語地名,“者”即小城,“東”即壩,“者東”即小壩子城。因村委會駐者東街頭得名。…[詳細] |
新莊村 | ~202 | 村莊 | 傣語地名,原名“蠻壯”,意為高處的寨子。1955年成立農業社時,為建設社會主義新村莊,改名為新莊。…[詳細] |
新光村 | ~203 | 村莊 | “新光”即新建立的具有光明前途之意。解放前屬恩樂鄉第五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恩樂區第五行政村,1952年為文龍鄉。1958年冬劃歸文龍公社為…[詳細] |
者鐵村 | ~204 | 村莊 | 傣語地名,“者鐵”即皮索寨子,因原村民委員會駐者鐵得名。…[詳細] |
新村村 | ~205 | 村莊 | 以轄區內新村作村名。解放前為恩樂鄉第七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恩樂區第七行政村,1952年為九甲鄉,1958年冬為九甲管理區,1961年為九甲…[詳細] |
東灑村 | ~206 | 村莊 | 傣語地名,“東”即壩,“灑”即構皮樹,“東灑”即構皮樹多的小平壩,以轄區內的東灑村而得名。…[詳細] |
邦海村 | ~207 | 村莊 | 傣語地名,“邦”即場地,“海”即水牛,“邦海”即放牛的場地,后轉寫為“幫海”。…[詳細] |
學堂村 | ~208 | 村莊 | 原名“箐茂林”,意為箐深林密,野豬多,后因村民定居開辦學校、趕集,改名為“學堂街”。…[詳細] |
新文村 | ~209 | 村莊 | “新文”即新建立的,發展經濟文化建設之意。…[詳細] |
者整村 | ~210 | 村莊 | 傣語地名,“者”即小城,“整”即中心,“者整”即中心小城,因村委會駐者整(上組)得名。…[詳細] |
馬鄧村 | ~211 | 村莊 | 傣語地名,“馬鄧”即有曼登果之地,以原村委會駐地馬鄧村得名。現駐地大平掌,故名。…[詳細] |
麥地村 | ~212 | 村莊 | 因村駐地附近有塊山地,種麥子好而得名麥地。…[詳細] |
凹龍村 | ~213 | 村莊 | 傣語地名,原名“挖竜”,傣語,“挖竜”即森林里坷凳地形多,后轉音為凹龍。以駐地凹龍大村得名。…[詳細] |
木廠村 | ~214 | 村莊 | 因古時辦過鉛廠,伐木燒炭得名木廠。解放前屬者東鄉第四保,1949年解放,1950年為者東區第四行政村,1952年為木廠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為者東…[詳細] |
樟盆村 | ~215 | 村莊 | 傣語地名,“樟盆”即篾匠寨子,以片村迤樟盆而得名樟盆。…[詳細] |
地名由來:
者東,以原區內水稻、甘蔗主產地者東壩取名。“者東”系傣語,“者”為城,“東”為壩,“者東”意為小壩子城。
基本介紹:
[位置面積] 者東鄉位于鎮沅縣東部,跨北緯23°51’42"—24°08’21",東經101°14’46"—101°27’34",地處哀牢山西南麓、阿墨江上游者干河兩岸。東北隔哀牢山主峰與新平縣接界,南與和平鄉接壤,西北與恩樂、三章田接壤,全鄉國土面積348.1平方公里,山區面積占95%,壩區占5%,政府駐地海拔1780米,距縣城74公里。 [行政區劃] 民族人口 全鄉轄者東、者整、馬鄧、學堂、麥地、凹龍、木廠、樟盆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12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全鄉有總人口17635人,其中農業人口16964人,非農業人口671人,鄉內居住著漢族、彝族、哈尼族、拉祜族、回族等12個
榮譽排行:
2023年2月,者東鎮被云南省愛衛辦命名為2022年度云南省衛生鄉鎮。
2022年12月,云南省農業農村廳評定者東鎮為2022年云南省綠美鄉鎮。
2022年4月,者東鎮入選2022年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名單。
歷史沿革:
1950年,設者東區。
1959年,劃歸新平縣。
1962年春,劃回鎮沅縣,復為區。
1968年,復為公社。
1984年,復為區。
1987年10月5日,南部的光山、丫口、麻洋、那壯、那洛5村劃出成立和平鄉。
2005年11月,原者東鄉和三章田合并為者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