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它克村 | 隸屬:甘莊街道 |
區劃代碼:530428003201 | 代碼前6位:530428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F |
長途區號:0877 | 郵政編碼:653300 |
城鄉分類:村莊 | 分類代碼:220 |
地名由來:
“它克”為彝語,“它”:松樹,“克”:上邊,即松樹林邊上面。村委會駐它克村,故名。
榮譽排行:
2022年11月,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認定它克村為云南省第三批省級森林鄉村。
2021年3月,它克村入選2020年云南省衛生村名單。
2012年12月,它克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它克也叫龍池村,龍池即漢語龍潭。“它克”的彝族村寨就是如今的它克域村,據解釋,它克是彝族的龍池或龍潭之意。就是說,它克和龍池知識彝語和漢語的叫法子,實際上意思一致。故叫做它克。
它克是個典型的盆地,主要聚居著漢族和彝族,是它克村委會的駐地,整個村子坐北朝南,北邊稍高,南邊稍低,四面青山環抱,村面有一個龍潭,約50畝左右(龍潭也叫龍池,南邊有小壩塘和小龍潭(現供青龍廠村生活生產用水),東面有文星閣及文星閣山,東北面有石酒壺,也叫“陰兵洞”,背面有扎菅若,是一個得天獨厚的人居美景。
它克自古以來都取用地下水,故古井勝多,有古井151口。農民傳統建筑主要有土木結構的瓦房,少量的土掌房,但現也有一
文化旅游:
它克崖畫1985年發現的它克崖畫經專家考證,成畫年代為距今三千年前后原始社會晚期,畫面描繪了古代人類的圖騰崇拜以及生產、生活情景,是少見的藝術珍品和研究古代人類社會的寶貴資料。崖畫位于青龍廠
歷史沿革:
解放前為第三保,屬青龍廠鎮,1950年為它克鄉,1958年改它克管理區,1962年為它克小公社,1970年設它克大隊,1983年為它克鄉,1987年為它克村公所,2000年設村民委員會至今。
2011年8月撤銷青龍廠鎮,設立甘莊街道。
周邊相關:
它克村附近有它克崖畫、世界第一高橋旅游風景區、元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溪原始森林和高山水庫群、元江哀牢梯田、那諾哈尼云海梯田等旅游景點,有元江鯉、元江火龍果、元江芒果、玉溪煙葉、元江豬街茶、抗浪魚等特產,有哈尼族九祭獻、哈尼族棕扇舞、妙善學女子洞經音樂、關索戲、彝族左腳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