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發界村 | 隸屬:發界街道 |
區劃代碼:530628002204 | 代碼前6位:530628 |
行政區域:云南省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代碼:云C |
長途區號:870 | 郵政編碼:657600 |
城鄉分類:鎮鄉結合區 | 分類代碼:122 |
地名由來:
因此地過去有兩個姓馬的回族,胡子較長,人稱馬胡,后“胡”演變為“腹”,故而得名馬腹。
榮譽排行:
2022年2月,云南省愛衛辦命名發界村為2021年度云南省衛生村。
基本介紹:
發界村是彝良縣發界街道下轄的行政村,城鄉分類代碼為122,為鎮鄉結合區。區劃代碼為530628002204,居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為530628。郵政編碼為657600,長途電話區號為870 ,車牌號碼為云C。發界村與馬腹村、石埡村、大馬村、新場社區、團結社區、前進社區、揚帆社區、遠航社區相鄰。
歷史沿革:
1952年屬一區管轄名馬腹鄉;1958年屬大河公社管轄名馬腹管理區;1962年屬大河區管轄名馬腹公社;1969年屬大河公社管轄名馬腹大隊;1984年屬大河區管轄名馬腹鄉;1988年屬新場鄉管轄名馬腹辦事處;2000年11月屬新場鄉管轄名馬腹村民委員會;2006年屬角奎鎮管轄名馬腹村民委員會,2021年屬發界街道管轄,馬腹村民委員會自得名后沿用至今。
周邊相關:
發界村附近有羅炳輝將軍紀念館、洛澤河大峽谷、海子坪自然保護區、龍安瘦石山摩巖、奎香烈士陵墓、奎香雨龍山等旅游景點,有云南天麻、大麥、小草壩天麻、皮大衣、馬鈴薯、彝良天麻等特產,有大關苗族蘆笙制作技藝、馬楠苗族蘆笙舞、昭通端公戲、四筒鼓舞等民俗文化。